[实用新型]一种双向筒式减震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0783049.8 | 申请日: | 2017-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118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16 |
发明(设计)人: | 姜波;费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江淮轻型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F9/36 | 分类号: | F16F9/36 |
代理公司: | 北京连和连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78 | 代理人: | 奚衡宝 |
地址: | 2252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向 减震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向筒式减震器,应用于汽车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汽车双向筒式减震器在安装时,防尘罩筒开口朝下,泥沙容易从防尘套筒及储油筒之间进入,泥沙等杂物会堆积在油封处,活塞杆往复运动时卷入油封内,进而造成油封及活塞杆损伤,形成漏油。此问题是皮卡、货车等使用工况较差车型通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缺陷,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具备良好密封性能的一种双向筒式减震器。
为此本实用新型采用额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包括储油筒(1)和设置在储油筒(1)外侧的防尘罩筒(2),所述储油筒(1)和防尘罩筒(2)之间设置有密封装置,所述密封装置包括密封环一(3)和密封环二(4);
所述密封环一(3)和所述防尘罩筒(2)内壁接触且和所述储油筒(1)外壁存在一定间隙,所述密封环一(3)连续整体设置;
所述密封环二(4)内侧和所述储油筒(1)外壁接触且所述密封环二(4)外侧嵌入所述密封环一(3)内,所述密封环二(4)多个间断式设置。
所述密封环一(3)和密封环二(4)设置在所述防尘罩筒(2)的开口处。
所述防尘罩筒(2)内壁向内凸出设置凸环(5),并且所述凸环(5)嵌入所述密封环一(3)内实现密封环一(3)的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本实用新型在防尘罩筒和储油筒之间增加了密封环,可以克服上述缺点,同时获得满意的减震效果。再者本实用新型通过密封环一、密封环二配合的形式实现了防尘罩筒和储油筒之间的双重密封,更加保证了密封性能;且本实用新型的密封环二间断设置,避免其和储油筒外壁接触面积过大而造成储油筒壁因摩擦力过大而造成损伤,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部放大图。
图中1为储油筒、2为防尘罩筒、3为密封环一、4为密封环二、5为凸环。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包括储油筒1和设置在储油筒1外侧的防尘罩筒2,所述储油筒1和防尘罩筒2之间设置有密封装置,所述密封装置包括密封环一3和密封环二4;
所述密封环一3和所述防尘罩筒2内壁接触且和所述储油筒1外壁存在一定间隙,所述密封环一3连续整体设置;
所述密封环二4内侧和所述储油筒1外壁接触且所述密封环二4外侧嵌入所述密封环一3内,所述密封环二4多个间断式设置。
所述密封环一3和密封环二4设置在所述防尘罩筒2的开口处。
所述防尘罩筒2内壁向内凸出设置凸环5,并且所述凸环5嵌入所述密封环一3内实现密封环一3的固定。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做出进一步说明:
为了防止储油筒1漆面磨损问题储油筒1管材采用精扎管,提高外缸筒表面圆度,减少因缸筒不圆引起的缸筒部分位置偏磨;同时外缸筒采用电泳漆方式,增加漆面附着力及耐磨性。
密封环一3和密封环二4采用聚四氟乙烯复合材质,具有耐磨、耐高温、耐泥沙(干、湿泥沙)、摩擦系数小,弹性好的特性。
该实用新型减震器漏油PPM值在无防尘结构基础上至少降低3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江淮轻型汽车有限公司,未经扬州江淮轻型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8304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有卡环的阻尼缓冲器
- 下一篇:一种磁流变液式汽车减震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