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外脚手架连墙杆有效
申请号: | 201720784802.5 | 申请日: | 2017-07-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0399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13 |
发明(设计)人: | 于卫海;徐洪瑞;赵争;李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5/04 | 分类号: | E04G5/04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国为知识产权事务所13120 | 代理人: | 李荣文 |
地址: | 050031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脚手架 连墙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施工连接工具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外脚手架连墙杆。
背景技术
目前脚手架连墙杆与建筑物拉接常规选择为在建筑物结构的外边缘或外墙上预埋钢管,通过使用扣件与脚手架的立杆连接,此种做法存在以下问题:在施工现场,在主体结构墙体边缘中预埋多根长约50cm的钢管,其中预埋20cm,外露30cm,外脚手架施工时用十字扣件、钢管与外架相连,使外脚手架与主体结构墙体形成一体,保证了外脚手架的稳固性。但在拆除外脚手架后,预埋在主体中钢管成为了一个个“隐患”,首先需要及时将外露钢管割除,一旦滞后将会直接影响后续工作的进行(如二次结构砌筑),且在楼层临边施工时,会大大增加施工难度,会花费大量人力、物力;另外,除了预埋在混凝土中的钢管直接损失掉外,被割除的30cm钢管基本成为废品,毫无用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外脚手架连墙杆,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连墙杆材料浪费大,施工难度大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外脚手架连墙杆,包括弯折杆及预埋件,所述弯折杆的一端设置有插接部,所述预埋件包括与所述插接部滑动配合的筒体和设置于所述筒体底部的空心底座,所述空心底座上设置有用于所述筒体插入并与所述筒体外壁配合的插口。
所述插接部包括对称设置于所述弯折杆两侧布设的限位卡凸,所述筒体的内壁包括两个与所述弯折杆滑动配合的弧面和两个与所述限位卡凸配合的卡槽,所述筒体的外部结构与所述筒体的内部结构相同。
进一步地,所述弯折杆包括弯折端及与所述弯折端呈直角布置的接拉端,所述插接部设置于所述弯折端上。
进一步地,所述弯折杆为中空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预埋件的筒体的长边与所述空心底座的直径相等。
进一步地,所述空心底座上的插口与所述筒体焊接一体成型。
进一步地,所述预埋件长度范围为20cm-25cm,所述弯折端的长度范围为23cm-30cm。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卡凸与所述卡槽的厚度均为2cm。
进一步地,所述预埋件由铁皮制成,所述弯折杆由钢管制成。
进一步地,所述空心底座的外径大于所述插接部的外径3mm-5mm。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外脚手架连墙杆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外脚手架连墙杆,使预埋件水平埋设于墙体内,露出预埋件的筒体端头,将该弯折杆的限位卡凸插接在预埋件的卡槽中,使弯折杆旋转一定角度即可实现连墙杆与外脚手架的固定;解决了在常规施工技术中的连墙杆的材料浪费问题,优点是该连墙杆在施工中操作方便,施工后可拆除弯折杆,弯折杆可循环使用,节省了材料、降低施工成本、提高作业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外脚手架连墙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外脚手架连墙杆的弯折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的外脚手架连墙杆的预埋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所示的外脚手架连墙杆的空心底座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1-弯折杆;2-预埋件;11-弯折端;12-接拉端;21-筒体;22-空心底座;23-卡槽;111-限位卡凸;221-插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8480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内爬外挂式脚手架
- 下一篇:一种用于墙体模板的加固结构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