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闪速炉烟道有效
申请号: | 201720787300.8 | 申请日: | 2017-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9148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13 |
发明(设计)人: | 张劲松;王守全;钟立桦 | 申请(专利权)人: | 铜陵有色金属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金冠铜业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B15/00 | 分类号: | C22B15/00 |
代理公司: | 合肥诚兴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4109 | 代理人: | 汤茂盛 |
地址: | 244100 安徽省铜***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闪速炉 烟道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化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闪速炉烟道。
背景技术
闪速吹炼炉使用高铜品位冰铜粉进行悬浮吹炼时,烟灰发生率高,烟尘粘性大。上升烟道是铜闪速吹炼炉烟气进入余热锅炉的流通通道,烟气在通过上升烟道与锅炉连接的过渡段时,温度将迅速降低,使得夹裹在烟气中的高温烟尘颗粒快速冷却沉降。传统的吹炼炉炉体设计结构中,上升烟道与锅炉中间存在水平设置的过渡平台,如附图1所示,高温烟尘冷凝物极易在该过渡平台处形成粘结,一旦处理不及时,粘结会迅速长大,影响烟气的流通,锅炉的负压也难以保证,从而影响作业环境,进而影响生产。
当前处理过渡段粘结的主要手段是上升烟道处使用烧嘴熔融和炸药爆破,但这种方法存在以下不足:第一,烧嘴熔融粘结需要消耗大量燃料,增加生产成本,而且烧嘴无法消除锅炉侧生长的粘结,粘结清除效果无法保证;第二,采用炸药爆破时需要停产检修,频繁停、开炉导致炉温波动较大,将影响炉衬等耐火材料的使用寿命,企业经济损失大;第三,爆破时可能对炉体及锅炉产生损伤,而且大块粘结脱落也有砸坏锅炉炉管的危险,安全风险大;第四,爆破完成后,清理粘结时,需要工人进入锅炉内进行清理,工作强度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避免产生大块粘结的上升烟道出口,有助于提高闪速吹炼炉工作的稳定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闪速炉烟道,包括底部与沉淀池相连的上升烟道,上升烟道的上端顺接有过渡烟道,并通过过渡烟道与锅炉相连,上升烟道和过渡烟道连结处的偏下部位的烟道内壁呈倒V形布置。
上述技术方案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将上升烟道和过渡烟道连结处的下部设计成倒V形,消除了原来水平设置的过渡平台,结构简单合理,能避免烟尘在连结处堆积产生大块粘结,保证烟气的顺畅流通,从而有效维持作业压力环境,保障生产的有序进行。
附图说明
下面对本说明书各附图所表达的内容及图中的标记作简要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过渡平台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部的放大示意图;
图4是第一水套的立体示意图。
图中:10.上升烟道,11.第一水套,111.凹槽,12.水套托板,20.过渡烟道,21.第二水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闪速炉烟道,如图2、3所示,包括底部与沉淀池相连的上升烟道10,上升烟道10的上端顺接有过渡烟道20,并通过过渡烟道20与锅炉相连,上升烟道10和过渡烟道20连结处的偏下部位的烟道内壁呈倒V形布置。将上升烟道10和过渡烟道20连结处的下部设计成倒V形,消除了原来水平设置的过渡平台,能有效避免烟尘在连结处堆积产生大块粘结,保证烟气的顺畅流通,从而保证作业压力环境,保障生产的有序进行。
优选的,在所述呈倒V形布置的烟道内壁处,上升烟道侧的冷却强度小于过渡烟道侧的冷却强度。这样的话,熔融的烟尘颗粒掉落在过渡烟道侧后将快速冷却,冷却后的烟尘颗粒将沿斜置的烟道内壁滑落,不会在过渡烟道侧堆积,也就不会在过渡烟道侧产生大块粘结。熔融的烟尘颗粒掉落在上升烟道侧时,由于冷却强度较小,烟尘颗粒的冷却较缓慢,烟尘颗粒将冷凝粘结在上升烟道侧。在烟尘量异常增大时,这样设置可有效引导粘结在上升烟道侧生长,设置在上升烟道侧的烧嘴能及时消除粘结,从而保证烟道的通畅。
优选的,在所述呈倒V形布置的烟道内壁处,上升烟道壁的斜率小于过渡烟道壁的斜率。这样掉落在过渡烟道侧的烟尘颗粒更易滑落,不会堆积形成大块粘结,而掉落在上升烟道侧的烟尘颗粒则相对容易堆积,能引导粘结在上升烟道侧生长,而后通过烧嘴消除粘结,保证粘结清楚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呈倒V形布置的烟道内壁上,面向上升烟道10的一侧铺设有第一水套11、面向过渡烟道20的一侧铺设有第二水套21,第一水套11与第二水套21的顶部相连并呈倒V形布置。第一、第二水套11、21铺设在烟道内壁上且形状与烟道内壁相符,这样既能保证烟道畅通的情况,也便于烟道的维护。而且通过第一、第二水套11、21的冷却水流量,或调节第一、第二水套11、21的形状和构造便能调节倒V形布置的烟道内壁两侧的冷却强度和斜率,使之满足不同的使用需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铜陵有色金属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金冠铜业分公司,未经铜陵有色金属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金冠铜业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8730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醛肟类萃取剂再生系统
- 下一篇:一种自动喷粉精炼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