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锅体及具有其的电炖锅有效
申请号: | 201720788005.4 | 申请日: | 2017-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6270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20 |
发明(设计)人: | 闻蚌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苏泊尔家电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J27/00 | 分类号: | A47J27/00;A47J45/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韩建伟;邹秋爽 |
地址: | 310051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容纳槽 第二盖体 第一盖体 锅体 本实用新型 隔热结构 紧固结构 把手 电炖锅 锅体部 侧壁 定位结构 方案解决 锅体把手 防烫套 体内 容纳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锅体及具有其的电炖锅,其中,锅体包括:锅体部,锅体部具有把手;隔热结构,设置在把手上,隔热结构包括互相扣合的第一盖体和第二盖体,第一盖体上设置有第一容纳槽,第二盖体上设置有第二容纳槽,把手容纳在第一容纳槽和第二容纳槽围成的腔体内;紧固结构,紧固结构将第一盖体和第二盖体连接在一起;定位结构,设置在第一容纳槽的侧壁和第二容纳槽的侧壁之间。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锅体把手的防烫套在长时间使用后容易出现缝隙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烹饪器具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锅体及具有其的电炖锅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电炖锅在烹饪中所用的内锅和上盖一般是用陶瓷材料制成。对于内锅来说,由于工艺特性一般在设计时将手柄和锅体采用一体成型结构。对于现有五金材料制成的锅体来说,锅体的手柄为五金手柄,因此手柄随锅体的温度的上升也随着升高,对使用者有一定的风险。
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现有技术中的一些锅体在手柄处设置有塑料的防烫套。为了便于安装,防烫套通常由上盖和下盖扣合组成,上盖和下盖之间通过打螺钉的方式固定。此外,为了便于安装定位,上盖和下盖上内设置有用于容纳把手的安装槽,上盖和下盖扣合时,上盖内的安装槽和下盖内的安装槽将手柄包裹。而上述结构存在以下问题:
在使用过程中,随着锅体的温度上升,上盖和下盖受热而变形,进而使得上盖的安装槽的侧壁和下盖的安装槽的侧壁之间产生间隙,长时间使用后会使得防烫套的外观产生明显的缝隙,严重影响产品的美观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锅体及具有其的电炖锅,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锅体把手的防烫套在长时间使用后容易出现缝隙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锅体,包括:锅体部,锅体部具有把手;隔热结构,设置在把手上,隔热结构包括互相扣合的第一盖体和第二盖体,第一盖体上设置有第一容纳槽,第二盖体上设置有第二容纳槽,把手容纳在第一容纳槽和第二容纳槽围成的腔体内;紧固结构,紧固结构将第一盖体和第二盖体连接在一起;定位结构,设置在第一容纳槽的侧壁和第二容纳槽的侧壁之间。
进一步地,定位结构包括定位槽和定位凸筋,其中,定位槽设置在第一容纳槽内,定位凸筋设置在第二容纳槽的侧壁上,并且定位凸筋朝向第一盖体延伸。
进一步地,锅体还包括设置在第一容纳槽的底壁上的止挡柱,止挡柱和第一容纳槽的侧壁之间形成定位槽。
进一步地,止挡柱为多个,多个止挡柱沿第一容纳槽的侧壁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
进一步地,锅体还包括设置在第一容纳槽内的插块,定位凸筋上设置有定位缺口,插块嵌入至定位缺口内。
进一步地,插块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插块和第二插块,定位缺口包括第一定位缺口和第二定位缺口,第一插块与第一定位缺口配合,第二插块与第二定位缺口配合,其中,至少部分止挡柱位于第一插块和第二插块之间。
进一步地,第一容纳槽包括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其中,第一侧壁至锅体部的距离小于第二侧壁至锅体部的距离,止挡柱和第一侧壁之间形成定位槽。
进一步地,第二容纳槽包括第三侧壁和第四侧壁,其中,第三侧壁位于把手的内侧,第四侧壁位于把手的外侧,定位凸筋设置在第三侧壁上。
进一步地,定位结构包括卡块和卡口,卡块设置在第一容纳槽的侧壁上,卡口设置在第二容纳槽的侧壁上,第一盖体和第二盖体扣合在一起时,卡块嵌入至卡口内。
进一步地,第一容纳槽包括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第一侧壁至锅体部的距离小于第二侧壁至锅体部的距离,卡块设置在第一侧壁的外侧壁上,第二容纳槽包括第三侧壁和第四侧壁,第三侧壁位于把手的内侧,第四侧壁位于把手的外侧,卡口设置在第三侧壁的内侧壁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苏泊尔家电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浙江苏泊尔家电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8800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