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动的小型实验动物麻醉固定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788206.4 | 申请日: | 2017-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121364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1 |
发明(设计)人: | 徐玉庭;李志荣;李思豪;王严春;黎思韵;张丹;周玉陶;颜琳;杨东坤;李凡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医科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D3/00 | 分类号: | A61D3/00;A61D7/04 |
代理公司: | 昆明今威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53115 | 代理人: | 赛晓刚 |
地址: | 650500 云南省昆***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小型 实验 动物 麻醉 固定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自动的小型实验动物麻醉固定装置,包括由一块无色有机玻璃制成的实验平台,其还包括设置在实验平台上的四肢固定区域、头部固定区域和麻醉针固定区域以及设在麻醉针固定区域左方与之相互搭配使用的麻醉区域,其中,四肢固定区域分别位于实验平台四个对角处;头部固定区域位于实验平台正前端;麻醉针固定区域位于实验平台正前端上方一侧,该麻醉针固定区域的一端与麻醉控制装置相连接;麻醉区域位于实验平台的正前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方便实验操作、可重复性高、成本低、易于推广,新颖的设计结构能够提高实验效果、满足麻醉效率及稳定性,降低实验误差,实现固定牢靠,利于麻醉过程稳定持续进行。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动物麻醉固定装置,具体的来说是涉及一种自动的小型实验动物麻醉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据统计,我国生物医学科研课题的60%以上需要实验动物。而小型实验动物如小鼠、大鼠、豚鼠、树鼩等,与人的基因组相似率高,且具有繁殖力强,适应性强,生长速度快,实验重复性好等优点,被更为广泛地应用于生命科学、制药工业等领域。而为了确保实验取得精确可靠的结果,使动物产生制动、镇静和镇痛的作用,麻醉对于实验动物的手术过程就显得尤为重要。
目前我国小动物临床应用的全身麻醉主要为吸入麻醉和注射麻醉,相比于注射麻醉,吸入麻醉具有:(1)应用范围广,更加安全,尤其是针对深入和长时程麻醉实验;(2)心脏保护功能,提高肺部的免疫力;(3)吸入和消除都在肺部,极少被吸收,不会产生肝肾毒性;(4)苏醒快,适于短期麻醉,也利于更改麻醉策略,精确调控麻醉深度,但在对实验动物实施吸入麻醉的整个过程中,由于在术前需要对实验动物采取捆绑制动、皮肤脱毛消毒等措施,致使此时所需的诱导麻醉浓度(约4-5%)要比手术过程中的持续性麻醉(约1-3%)高,且吸入麻醉药物多具有挥发性,实验操作过程中不便多次添加麻醉药物,致使吸入麻醉的应用受到了局限,而小动物专用吸入麻醉机多为进口,因成本相对较高且操作复杂,也并未被大多数实验室所广泛应用。
在诱导麻醉之后,传统的固定方法需要准备蜡块、泡沫板、固定针、胶带等物品,且不同大小动物所需物品规格不同,材料复杂,操作繁琐,耗时长,并且在操作过程中,由于部分实验动物会出现挣扎、抽搐等现象,采用胶带固定会使动物四肢固定不稳,易使手术操作无法持续稳定进行,影响实验进程和实验结果。那么这样一个相对固定、提高实验效果、麻醉效率及稳定性的手术台面已成为手术操作过程中的一重大需要。
因此,需研制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够最大限度的提高实验效果的一种自动的小型实验动物麻醉固定装置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关键。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与不足,本实用新型对其进行了改进和创新,旨在提供一种可根据实验动物种属、年龄大小及实验时程,人为设定实验过程中麻药的给药剂量及给药间隔,从而自动对诱导麻醉及持续性麻醉进行控制,使麻醉过程可持续,满足实验动物吸入性麻醉的需求,实现可针对不同实验对象及实验目的的自动麻醉固定装置,以此提高实验效果、麻醉效率及稳定性,降低实验误差,实现固定牢靠,利于麻醉过程稳定持续进行的一种自动的小型实验动物麻醉固定装置。
为解决上述问题并达到上述的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一种自动的小型实验动物麻醉固定装置是通过采用下列的设计结构以及采用下列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医科大学,未经昆明医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8820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