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医用气管导管固定夹有效
申请号: | 201720788819.8 | 申请日: | 2017-07-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688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8 |
发明(设计)人: | 王怀明;黄鹤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省肿瘤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16/04 | 分类号: | A61M16/04 |
代理公司: | 成都环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51242 | 代理人: | 李斌;邹翠 |
地址: | 610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固定夹 医用气管导管 圆弧形夹片 底片 夹片 本实用新型 夹持装置 固定带 制作工艺 翻转 垂直向 应用 安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医用气管导管固定夹,包括固定夹和固定带,所述固定夹包括方形夹片、圆弧形夹片和夹持装置,所述方形夹片和圆弧形夹片通过夹持装置连接,所述方形夹片和圆弧形夹片的底部均垂直向外侧翻转90°形成底片,且底片的中部设有孔,所述固定带的两端分别通过底片上的孔与固定夹连接。本实用新型的医用气管导管固定夹具有简便、小巧,安全、牢固的特性;其设计新颖,制作工艺简单,易于掌握使用,便于在临床中大规模普及应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用气管插管耗材相关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医用气管导管固定夹。
背景技术
随着居民健康要求的提高及现代诊疗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的患者需要接受手术治疗,从全国统计的数据来看,各大医院的手术量历年来一直不断上升,随之而来的全身麻醉数量也一直在迅速增长;全身麻醉及重症监护室中因控制呼吸的需要,人工气道的建立必不可少。
气管插管作为全身麻醉和重症监护室中应用最广的人工气道建立方法在我国各级医院已经广泛应用;为了保证气管导管不轻易的脱出,目前采用的主流方法仍是用医用胶布缠绕并固定到双侧面颊,这种方法简单易行,成本低廉,但临床应用中出现胶布过敏,面部的皮肤被撕破(尤其是小儿患者),口腔分泌物浸湿胶布致气管导管脱出或者双腔气管导管移位导致缺氧等严重不良现象时有发生;此外,市面上也有一些设计复杂的气管导管固定装置,但大都设计较笨拙且使用繁琐,普及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针对上述问题,有必要提出一种医用气管导管固定夹,本实用新型的医用气管导管固定夹具有简便、小巧,安全、牢固的特性;其设计新颖,制作工艺简单,易于掌握使用,便于在临床中大规模普及应用。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医用气管导管固定夹,其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医用气管导管固定夹,包括固定夹和固定带,所述固定夹包括方形夹片、圆弧形夹片和夹持装置,所述方形夹片和圆弧形夹片通过夹持装置连接,所述方形夹片和圆弧形夹片的底部均垂直向外侧翻转90°形成底片,且底片的中部设有孔,所述固定带的两端分别通过底片上的孔与固定夹连接。
夹片底部垂直向外侧翻转,形成两个底片,在底片中部开孔,用一根亲肤织物面料的松紧带连接于两个孔之间。临床使用时,固定夹牢固地夹住并“扶住”牙垫与气管导管,避免了导管深度的变化,同时在无麻醉助手帮助扶住导管时,单人即可轻松地完成双腔气管导管的听诊定位操作;固定带绕过头部到后颈,通过调整带子的松紧程度,可将导管、牙垫及固定夹更牢固地固定在设定的深度,有效地防止了牙垫与单腔气管导管的脱出或双腔气管导管的移位。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夹持装置包括手柄、弹簧和轴体,所述方形夹片和圆弧形夹片之间通过轴体连接;所述弹簧安装在轴体中,且位于手柄的两个把手之间。固定夹由一个方形和一个圆弧形的两个夹片通过中间的轴体及弹簧相连接,实现固定夹的打开和闭合,通过夹按手柄,弹簧压缩,以轴体为支撑点,打开方形夹片和圆弧形夹片,然后放开手柄,方形夹片和圆弧形夹片闭合,固定住牙垫和气管导管;该夹持装置使用方便,结构简单,易于掌握使用,便于在临床中大规模普及应用。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方形夹片和圆弧形夹片的连接处形成十字交叉,所述轴体贯穿设置在交叉处,且轴体两端为铆状。起到连接方形夹片和圆弧形夹片的作用,使方形夹片和圆弧形夹片不会脱落,连接稳定;并且对方形夹片和圆弧形夹片的打开、闭合起到支撑作用。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孔的长为1.0-2.0cm,宽为0.1-0.3cm。使固定带能穿过该孔,实现与固定夹的连接;如果孔太小,固定带不能穿过,就算穿过,也不容易调节其松紧;如果孔太大,既占用了过多空间,浪费了资源,又使固定带和固定夹之间的连接不稳定,在使用过程中固定带的松紧度容易自动改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省肿瘤医院,未经四川省肿瘤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8881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气流流速防止鼻粘膜损伤的鼻咽通气道
- 下一篇:一种气管插管门齿保护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