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排油装置及煤油真空干燥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720789421.6 | 申请日: | 2017-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216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23 |
发明(设计)人: | 王月;罗镇江;井峰;李长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凯旋真空技术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F27/14 | 分类号: | H01F27/14;F26B5/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438 | 代理人: | 阚梓瑄,王卫忠 |
地址: | 528478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装置 煤油 真空 干燥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煤油干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排油装置及煤油真空干燥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煤油气相干燥是一种应用十分广泛的干燥技术,其通常是以煤油作为介质,通过将煤油在真空状态下循环蒸发和冷凝,使待干燥的工件升温,从而将水分不断蒸发,并通过真空机组抽走水蒸气和煤油气体,以达到干燥的目的。现有的煤油真空干燥设备一般包括真空机组、真空罐和罐盖。真空罐具有一开放端,该开放端具有罐口,且开放端的端面设有环绕罐口的密封圈;罐盖可与真空罐的开放端密封连接和分离,工件可置于真空罐内,真空机组与真空罐连通。
在运行过程中,煤油气体与真空罐内的工件进行热交换后可变为煤油液体,这些煤油液体难以通过真空机组抽吸回收。特别是在打开罐盖时,存留在开放端的煤油液体向外流出并随意排放;这样不仅造成了浪费,还带来了极大的安全隐患,同时,也容易造成环境污染。
在所述背景技术部分公开的上述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实用新型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它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收集煤油液体的排油装置及煤油真空干燥设备。
本实用新型的额外方面和优点将部分地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并且部分地将从描述中变得显然,或者可以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而习得。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一种排油装置,用于煤油真空干燥设备,所述煤油真空干燥设备包括具有开放端的真空罐,所述开放端设有密封圈,所述真空罐底部的密封圈设有至少一个通孔,所述通孔贯穿所述密封圈的内表面和外表面。所述排油装置包括储油罐、至少一个第一接油管和导油管。至少一个所述第一接油管分别设置于至少一个所述通孔。所述导油管具有与所述第一接油管连通的第一端和与所述储油罐连通的第二端。存留于所述开放端的煤油液体能通过所述通孔沿所述第一接油管和所述导油管流入所述储油罐。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所述通孔和所述第一接油管的数量均为多个,所述排油装置还包括连接管,各个所述第一接油管均连通于所述连接管,且所述连接管与所述第一端连通。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所述排油装置还包括第一阀门,所述第一阀门设于所述第一端并连通所述第一端和所述连接管。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多个所述第一接油管均竖直设置且对称分布于所述连接管的两端,所述第一阀门连通于所述连接管的中间位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所述第一接油管穿入所述通孔并与所述通孔密封配合,且所述第一接油管的顶端部与所述通孔的顶端部平齐。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所述第一接油管对应密封连接于所述通孔的底端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所述导油管倾斜设置,且所述第二端低于所述第一端,所述储油罐低于所述第二端。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所述排油装置还包括第二接油管和第二阀门。所述第二接油管的一端与所述真空罐内部连通,另一端与所述储油罐连通,所述真空罐内的煤油液体能通过所述第二接油管流入所述储油罐。所述第二阀门设于所述第二接油管。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所述排油装置还包括汇流管和第三阀门。所述汇流管的一端与所述储油罐连通,另一端同时与所述第二端和所述第二接油管连通。所述第三阀门设于所述汇流管。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一种煤油真空干燥设备,包括真空罐、密封圈和上述的排油装置。所述真空罐具有开放端。所述密封圈设于所述开放端,所述真空罐底部的密封圈设有至少一个通孔。至少一个所述第一接油管分别设置于至少一个所述通孔。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具备以下优点和积极效果中的至少之一:
在将真空罐的开放端打开前,存留在开放端位置的煤油液体可通过通孔进入第一接油管,并由导油管进入储油罐;从而可通过储油罐对煤油液体进行收集,便于循环利用,节约成本,并且避免随意排放煤油液体而污染环境,防止发生安全事故。
第一接油管设置于密封圈的通孔,不影响真空罐的开放端的打开或关闭,可随时引出开放端存留有煤油液体,不影响密封圈对真空罐的密封。
由于煤油液体汇聚于真空罐底部,通孔设于真空罐底部的密封圈,即设于密封圈上位于真空罐底部的区域,便于煤油液体向第一接油管汇聚。
附图说明
通过参照附图详细描述其示例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它特征及优点将变得更加明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凯旋真空技术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山凯旋真空技术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8942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升降平台连接机构及升降机
- 下一篇:一种建筑机械物料升降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