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箱包轮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0792602.4 | 申请日: | 2017-07-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538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02 |
发明(设计)人: | 陶邹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平湖市开尔喷塑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B33/00 | 分类号: | B60B33/00 |
代理公司: | 重庆中之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50213 | 代理人: | 廖志雄 |
地址: | 314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箱包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箱包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箱包轮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和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各种各样的箱包已经成为人们身边不可或缺的物品。旅行箱是人们外出旅行或出差的常用物品,为了在长距离的旅途中节约体力,人们普遍都会选用拉杆箱包来盛放行李物品,因为拉杆箱包内不仅有较大的容积来放置物品,而箱底带有轮子、箱身上有拉杆,使用者可以通过拉杆自由拖行箱体,不仅携带方便而且省时省力。目前,市面上万向轮的结构一般都是在轮座和轮架之间设置连接部件,使得轮架可以绕轮座转动。这种结构的轮座结构在滑动过程中易受撞击变形,对轮座的质量要求相当高,一旦损坏,整个万向轮就不能用了。但轮座一般是易损件,特别应用在万向轮上时,如果是重载,箱包与轮架同时挤轮座,容易造成轮座变形受损,需要重新整体更换才能解决,而这样做无疑浪费了材料,增加了成本。现有箱包轮绝大多数是采用尼龙骨架外加聚氨酯材料做外胎,在路面上拖行会产生很大噪音和震动,严重影响人们生活质量;也有箱包轮采用橡胶材料做外胎,内部采用软胶减震,但是实际效果都不理想。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背景,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箱包轮结构,优化箱包轮结构,增强了轮子的减震效果,消除轮子在转动过程中产生的杂音,增强轮子的防变形能力,延长轮子的使用寿命。为了实现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箱包轮结构,包括轮胎和轮毂,所述轮胎与所述轮毂一体成型,所述轮胎与所述轮毂连接处设有向外凸起的减震环,所述轮胎的侧壁上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通孔,通孔既能减弱轮子转动过程中的震动强度,又能吸收轮子转动过程中产生的杂音;所述轮毂的中间部分设有连轴孔,所述连轴孔的外侧壁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轮辐,所述轮辐的长度与所述通孔的半径相同。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箱包轮结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轮胎的截面厚度与所述轮辐的长度相同,所述轮胎与所述轮毂及所述连轴孔等间距且其所在圆的圆心均设置在同一点上,使得轮子整体所受的冲击力分布均匀,优化减震效果,增强抗冲击能力,保证轮子滚动过程中的平稳性。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箱包轮结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通孔的个数设置为6个,6个通孔均匀分布,均匀吸收轮子转动过程中的震动作用力与杂音。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箱包轮结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轮辐的个数设置为12个。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箱包轮结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轮辐自内向外包括上部分和下部分,所述上部分与所述下部分的连接处呈平滑的弧度。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箱包轮结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上部分到所述下部分的宽度设置为渐缩型,上部分的宽度大于下部分的宽度。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箱包轮结构,进一步设置为相邻所述轮辐之间的空间设置为顶角为弧形的梯形结构。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箱包轮结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通孔自中间向两侧的形状设置为渐宽的喇叭状,在保证轮胎自身结构的牢固性的前提下,增强通孔吸收震动力与杂音的能力。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箱包轮结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通孔的内壁设有均匀分布的扩散条,增强轮胎本体的抗变形能力的同时,对吸收震动作用力与杂音的过程起到缓冲作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箱包轮结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轴孔的内壁设有凸环,凸轮既能吸收一部分由轮胎、轮毂传递而来的作用力,进而减轻箱包轮的震感,又能对连轴限位,防止连轴在长期使用后产生松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优化箱包轮结构,采用轮胎与轮毂一体成型的结构,并分别在轮胎与轮毂上设置不同的机构,通过轮胎与轮毂上的减震环、通孔、轮辐、凸环,一方面减弱轮子转动过程中的震动强度,又能吸收轮子转动过程中产生的杂音,减弱震感,保证轮子滚动过程中的平稳度;另一方面增强箱包轮的连接强度,增强其抗冲击能力,防止变形,延长箱包轮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或者优选地描述,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箱包轮结构的示意图;
图2为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箱包轮结构的轮胎上通孔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考附图1与附图2对本实用新型一种箱包轮结构做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平湖市开尔喷塑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平湖市开尔喷塑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9260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鞋底辊筒式耐磨试验机
- 下一篇:快温变试验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