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热弯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720795383.5 | 申请日: | 2017-07-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584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09 |
发明(设计)人: | 饶桥兵;欧阳庚平;刘鑫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蓝思科技(长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3B23/03 | 分类号: | C03B23/03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27 | 代理人: | 李海建 |
地址: | 410100 湖南省***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弯工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热弯模具。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3D(3Dimensional,三维)玻璃盖板的边缘弧度一般小于90°。
为了提高3D玻璃盖板的适用范围,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部分产品需要3D玻璃盖板的边缘弧度大于90°,但是由于受到模具和设备的机构限制,边缘弧度大于90°3D玻璃盖板的生产存在一定的难度。
因此,如何制作边缘弧度大于90°3D玻璃盖板,以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热弯模具,以制作边缘弧度大于90°3D玻璃盖板,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热弯模具,包括:
凸模,所述凸模与待热弯板材配合的侧壁为台阶状侧壁,所述台阶状侧壁的靠近所述凸模下端面的侧壁为第一圆弧形侧壁;
位于所述凸模下端面的凹模,所述凹模的上端面开设有与所述凸模配合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侧壁为与所述第一圆弧形侧壁配合的第二圆弧形侧壁;
位于所述凹模两侧与所述第二圆弧形侧壁平行布置的侧边挤压模具,所述侧边挤压模具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圆弧形侧壁配合的第三圆弧形侧壁,所述侧边挤压模具能够在所述凹模的上端面沿垂直于所述第二圆弧形侧壁的长度方向往复滑动。
优选的,在上述热弯模具中,所述侧边挤压模具的下端面开设有插板,所述插板与所述侧边挤压模具垂直,所述插板沿垂直于所述第三圆弧形侧壁长度方向的宽度较所述侧边挤压模具沿垂直于所述第三圆弧形侧壁长度方向的宽度窄;
所述凹模上开设有与所述插板配合用于供所述侧边挤压模具在所述凹模的上端面沿垂直于所述第二圆弧形侧壁的长度方向往复滑动的滑槽。
优选的,在上述热弯模具中,所述插板的长度较所述侧边挤压模具的长度短。
优选的,在上述热弯模具中,所述凹模上开设有与所述侧边挤压模具的远离所述凸模的一侧配合的限位挡板,所述限位挡板上开设有用于供所述插板通过的第二凹槽。
优选的,在上述热弯模具中,还包括:
用于防止所述凸模沿所述台阶状侧壁的长度方向滑动的定位块,所述定位块包括与所述凸模配合的水平板和与所述凹模配合的竖直板;
与所述水平板配合的第三凹槽,所述第三凹槽位于所述凸模的上端面;
与所述竖直板配合的插槽,所述插槽位于所述凹模,所述插槽与所述凹模垂直。
优选的,在上述热弯模具中,所述定位块的个数为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凸模的两端。
优选的,在上述热弯模具中,所述水平板与所述凸模螺栓连接。
优选的,在上述热弯模具中,所述凹模为一体成型的凹模。
从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热弯模具,包括凸模、凹模和侧边挤压模具。本方案提供的热弯模具,凹模位于凸模的下方,改变了热弯模具的成型方向。侧边挤压模具用于对板材的侧壁进行挤压,侧边挤压模具与凹模配合实现对板材边缘的热压成型,使板材的边缘形成特定的弧度。热弯模具成型步骤如下:步骤1、凸模下压至凹模内腔,板材的边缘被初步折弯;步骤2、推动侧边挤压模具在凹模的上端面沿着垂直于第二圆弧形侧壁的方向向着凸模运动至成型位置,实现板材的最终折弯。本方案提供的热弯模具使成型产品的弯曲角度在90°~180°之间,实现了制作边缘弧度大于90°3D玻璃盖板的目的,提高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热弯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热弯模具的爆炸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热弯模具的成型前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热弯模具的成型后的结构示意图。
1、凸模,2、凹模,3、侧边挤压模具,4、定位块。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热弯模具,以制作边缘弧度大于90°3D玻璃盖板,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蓝思科技(长沙)有限公司,未经蓝思科技(长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9538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脱泥系统废水余量絮凝剂再生与循环利用装置
- 下一篇:一种石墨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