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模拟缝洞型油藏注水、注气驱替油的实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796341.3 | 申请日: | 2017-07-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722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06 |
发明(设计)人: | 周小杰;汪周华;秦松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石油大学 |
主分类号: | E21B43/20 | 分类号: | E21B43/20;E21B43/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5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模拟 缝洞型 油藏 注水 注气驱替油 实验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模拟缝洞型油藏注水、注气驱替油的实验装置,属于缝洞型油藏开发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储层属于改造型的储层,由于岩性、构造及溶蚀作用等的影响,其储集空间的类型与碎屑岩储层相比有明显不同。洞、孔、缝为主要的储集空间与流动通道,且缝洞储集体具有空间随机分布、配置关系复杂、形状尺度变化多样等特点。其中溶洞是指直径大于50mm的孔洞。
目前,关于缝洞型油藏注水、注气所用的实验装置一般结构都很复杂,且主要用于模拟缝洞中孔、缝的注气、注水开采过程,而忽略了缝洞本身的容积与注水、注气驱替采收率之间的关系。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模拟缝洞型油藏注水、注气驱替油的实验装置,其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模拟缝洞型油藏注水、注气驱替油的实验装置,包括驱替泵、第一四通阀、第二四通阀、第一中间容器、第二中间容器、第三中间容器、缝洞模型、排液管线、控制管线,驱替泵、第一四通阀、第二四通阀和缝洞模型通过管线依次相连,第一四通阀和第二四通阀之间并联连接有第一中间容器、第二中间容器和第三中间容器,缝洞模型上连有排液管线和控制管线。
上述第一中间容器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截止阀和第二截止阀,且第一中间容器中设有地层原油。
上述第二中间容器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三截止阀和第四截止阀,且第二中间容器中设有高压气体。
上述第三中间容器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五截止阀和第六截止阀,且第三中间容器中设有地层水。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中,上述缝洞模型包括盖体、容筒和旋塞,容筒的两端分别与盖体和旋塞螺纹连接。
上述盖体上设有注入口,注入口与第二四通阀通过管线相连,且在该管线上设有第七截止阀。
上述容筒上设有采出口和观察窗口,采出口与控制管线相连,观察窗口上设有容积刻度。
上述旋塞上设有排液口,排液口与排液管线相连。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中,上述控制管线上设有第八截止阀、压力表和压力控制阀,压力控制阀上连有高压氮气瓶,且在控制管线的出口处还设有试管。
上述高压氮气瓶上设有调节阀。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中,上述排液管线一端与排液口相连,另一端和控制管线相连,排液管线上设有第九截止阀。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中,上述模拟缝洞型油藏注水、注气驱替油的实验装置还包括注入管线,注入管线一端和第二三通阀相连,另一端和采出口相连,且注入管线上设有第十截止阀。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模拟缝洞型油藏注水、注气驱替油的实验装置结构简单、设计巧妙,在能避免地层原油发生油气分离的情况下,可以模拟缝洞型油藏中注水、注气的驱替开采过程,从而为现场针对不同容积的缝洞型油藏建立相应的开采方案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指导。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相关的附图。
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模拟缝洞型油藏注水、注气驱替油的实验装置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一四通阀结构图;
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二四通阀结构图;
图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缝洞模型剖视图;
图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缝洞模型主视图;
图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缝洞模型观察窗口局部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石油大学,未经西南石油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9634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井下双振源低频大功率振动系统
- 下一篇:一种防冻井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