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模具芯棒及设有该芯棒的注塑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720797430.X | 申请日: | 2017-07-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3784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30 |
发明(设计)人: | 朱雪龙;高原;马婷婷;赵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小糸车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26 | 分类号: | B29C45/26;B29C45/3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821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模具 设有 注塑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模具芯棒及设有该芯棒的注塑模具,适用于带有螺钉柱结构的零件的注塑。
背景技术
螺钉柱是很多塑料零件上的常见结构,它通常外凸于其所在零件的表面。螺钉柱中为盲孔,用于与自攻螺钉相配合,从而使其所在零件能够与其他零件相对固定。通常,螺钉柱是随着零件注塑一次成型的。如图1所示,为了成型螺钉柱结构,通常需要在模具上开设贯通模具内外的芯棒安装孔,然后将能与所述盲孔相匹配的芯棒1从模具的外面插入并固定在相应模具上,利用芯棒的中段1-1进行径向定位,利用芯棒的尾部1-2的端面进行轴向定位,使芯棒上能与所述盲孔相匹配的头部1-3伸进型腔。这种芯棒结构以及芯棒安装方式使得芯棒安装孔必须贯穿模具内外,尤其是螺钉柱一般不止一个,散布的多个芯棒安装孔使得模具实体内的冷却水路不得不为了避让芯棒安装孔而被设置成纵横交错,不仅增加了冷却水路加工的工作量和成本,还降低了冷却效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新型模具芯棒及设有该芯棒的注塑模具,芯棒安装孔不贯通模具本体,因此冷却水路的设置可以简单、直接,获得更高的冷却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技术方案有:
一种新型模具芯棒,其从一端到另一端依次设有锥形芯部、棱柱部、凸台部和螺纹部,所述锥形芯部、棱柱部和螺纹部保持同轴,所述凸台部的径向最大尺寸大于其他各部的径向最大尺寸,所述锥形芯部为里端大外端小的圆台结构,所述棱柱部的径向最大尺寸大于所述锥形芯部的最大处直径。
所述棱柱部为正六棱柱结构,所述正六棱柱的内切圆柱的直径大于所述锥形芯部的最大处直径。
所述棱柱部与所述凸台部相接的平面上,所述棱柱部的边缘不超出所述凸台部的边缘。
所述凸台部为圆柱体结构。
所述凸台部与螺纹部同轴。
所述棱柱部的轴向尺寸优选为所述锥形芯部的轴向尺寸的1/6-1/4。
一种注塑模具,包括模具本体和模具芯棒,所述模具芯棒采用上述任意一种所述新型模具芯棒,所述模具本体的内侧面上设有一处或间隔的多处芯棒安装孔,所述芯棒安装孔包括四周封闭的大凹槽,所述大凹槽的槽底面上开设有四周封闭的小凹槽,所述小凹槽的槽底面上设有螺纹盲孔,每个所述芯棒安装孔中安装一个所述模具芯棒,所述模具芯棒从所述模具本体的内侧面安装到所述模具本体上,安装状态下,所述模具芯棒的螺纹部旋接在所述螺纹盲孔中,所述模具芯棒的凸台部朝向螺纹部的一侧面贴合在所述小凹槽的槽底面上,所述模具本体内侧的外露表面和所述模具芯棒外露于所述模具本体内侧的表面共同构成所述模具本体的型腔表面。
所述模具芯棒的凸台部背离所述螺纹部的一侧面与所述大凹槽的槽底面平齐。
所述大凹槽的横截面形状为圆形、椭圆形或平行四边形。
所述凸台部为圆柱体结构,且所述凸台部与螺纹部同轴,所述凸台部的柱面与所述小凹槽的侧壁表面相配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模具芯棒可以从模具的内侧面直接安装到模具上,因此无需设置贯穿模具内外的芯棒安装孔,使模具结构更简单,且有效节省模具空间,设计冷却水路时也就无需考虑避让芯棒安装孔,因此可以将冷却水路笔直地设置在尽量靠近型腔的位置,既获得更高的冷却效率,又极大简化了冷却水路的加工,降低模具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的模具芯棒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模具芯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模具芯棒的一个实施例的投影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注塑模具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小糸车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小糸车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9743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油缸滑块连接结构
- 下一篇:一种腔体耦合器内耦合杆的注塑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