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压釜有效
申请号: | 201720800503.6 | 申请日: | 2017-07-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565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02 |
发明(设计)人: | 倪敬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恒创环保建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3/04 | 分类号: | B01J3/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13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高压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高压釜。
背景技术
高压釜是工业生产中较为常见的加压设备。高压釜在使用时的安全性,是生产厂家最为关心的问题之一。但是,一些高压釜在使用时,会出现开口处的盖板脱落的现象,从而不够安全。同时,高压釜的开口处的密封问题,也是生产者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之一。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压釜,它具有使用时较为安全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高压釜,包括呈圆柱形且沿左右走向的加压腔,该加压腔的左端具有圆形的开口,
所述加压腔的左部固定有向上延伸的支撑架,该支撑架上端铰连有一连接板,该连接板的另一端设有一可旋转的圆形的盖板,该盖板和该开口相配;
所述开口的内壁上均匀分布有向内延伸的第一凸台,相邻第一凸台之间具有第一间隙,同时,该盖板的边缘上均匀分布有向外延伸的第二凸台,相邻的第二凸台之间具有第二间隙,且第二凸台和第一凸台两两相配,对正的第一间隙和第二间隙内插有定位板;以及
该开口内位于该第一凸台的右侧设有密封台阶,该密封台阶的左侧面上设有密封圈,同时,该盖板上位于第二凸台的右侧设有密封板,该密封板的右侧面和该密封圈相配。
所述加压腔的左端面上枢接有一呈月牙形的旋转板,该盖板的边缘设有一向外延伸的顶板,该旋转板和该顶板相配,且该旋转板上设有手柄。
所述加压腔的左端面上固定有一电机,该电机的动力输出轴上固定有一齿轮,该盖板的边缘固定有一齿尖朝右的齿条,该齿轮和该齿条相配。
本实用新型和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优点是:使用时较为安全。本实用新型的高压釜在使用时,定位板插在对正的第一间隙和第二间隙内,从而定位板阻挡在第一凸台和第二凸台的侧面上,限制盖板相对于加压腔的开口无法旋转,确保了盖板无法从开口内脱出,使高压釜在使用时较为安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高压釜的主视剖视图(局部);
图2是图1的A部放大图;
图3是图1的左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盖板的左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加压腔的左视图。
图中:
10、加压腔,11、开口,111、第一凸台,112、第一间隙,113、密封台阶,114、密封圈;
21、支撑架,22、连接板;
30、盖板,31、第二凸台,32、第二间隙,33、密封板,331、阻挡台阶;
41、旋转板,411、手柄,42、顶板;
51、齿轮,52、齿条;
60、定位板。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见图1至图5所示:高压釜,包括呈圆柱形且沿左右走向的加压腔10,该加压腔10的左端具有圆形的开口11。
进一步的讲:
该加压腔10的左部固定有向上延伸的支撑架21,该支撑架21上端铰连有一呈“L”字形的连接板22。即,该连接板22以一垂直于该加压腔10的轴心线的轴进行旋转。该连接板22的另一端设有一可旋转的圆形的盖板30。该盖板30和该开口11相配。即,该盖板30的旋转轴和该加压腔10的轴心线位于同一个平面内,从而该连接板22逆时针旋转后,该盖板30能够整体进入该开口11内;反之,该连接板22顺时针旋转后,该盖板30能够从该开口11内脱出且上升至一个较高的位置。当然,该连接板22可以配有自动旋转装置。
该开口11的内壁上均匀分布有向内延伸的若干个第一凸台111,相邻第一凸台111之间具有第一间隙112。所谓向内延伸指的是靠近的该开口11的中心的方向。同时,该盖板30的边缘上均匀分布有向外延伸的第二凸台31,相邻的第二凸台31之间具有第二间隙32。所谓向外延伸指的是远离该盖板30的中心位置的方向。第二凸台31和第一凸台111两两相配。即,该盖板30进入该开口11内之后,第二凸台31能够穿过对应的第一间隙112,然后旋转该盖板30后,第二凸台31能够和相应的第一凸台111对正,形成相互的阻挡,且第二凸台31紧密接触的位于第一凸台111的右侧。同时,对正的第一间隙112和第二间隙32内插有定位板60。显然,定位板60并不需要很多,仅需一个即可。如此,定位板60确保该盖板30不可再行旋转,故而避免了该盖板30从该开口11内脱出的危险情况的发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恒创环保建材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恒创环保建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80050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反应釜
- 下一篇:制备生物油用高压反应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