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于露点间接蒸发冷却技术的空调机组有效
申请号: | 201720800600.5 | 申请日: | 2017-07-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3538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23 |
发明(设计)人: | 黄翔;郭志成;杨立然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F24F5/00 | 分类号: | F24F5/00;F24F13/28;F24F13/30;F28F25/06 |
代理公司: | 西安弘理专利事务所61214 | 代理人: | 许志蛟 |
地址: | 710048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露点 间接 蒸发 冷却 技术 空调 机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空调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露点间接蒸发冷却技术的空调机组。
背景技术
现今,人们每天在建筑物中度过的时间约占60-80%,并且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因此公众对建筑物内空调区域的舒适性要求也越来越高。现有的传统机械制冷空调方式以消耗大量高品质能源为代价满足高舒适性的要求,并且空调系统中的制冷机房占建筑物空间大,其输配管路错综复杂给施工、消防及运行管理带来很大的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露点间接蒸发冷却技术的空调机组,解决了现有空调机组使用成本较高、浪费能源、占用空间较大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基于露点间接蒸发冷却技术的空调机组,包括壳体,壳体侧壁上设置有新风口,新风口内按照空气流动方向依次设置有过滤器、风机、露点间接蒸发冷却单元、填料塔和送风口;
填料塔包括芯体,芯体底部设置有水蓄冷水箱,水蓄冷水箱上分别接通冷水供水管和填料塔回水管,填料塔回水管连接位于芯体顶部的布水器b,布水器b顶部设置有排风口,芯体和水蓄冷水箱之间还设置有隔板。
本实用新型的特征还在于,
露点间接蒸发冷却单元包括叉流式换热器芯体,叉流式换热器芯体底部设置有集水箱,集水箱上连接供水管,供水管接通位于叉流式换热器芯体顶部的布水器a,供水管上还设置有露点侧水处理器和露点侧循环水泵。
布水器a包括与供水管接通的布水管a,布水管a上均匀分布有若干露点侧喷嘴。
填料塔回水管上还设置有填料塔循环水泵和填料塔水处理器。
布水器b包括与填料塔回水管连接的布水管b,布水管b上均匀分布有若干填料塔喷嘴。
排风口内设置有排风机。
新风口内设置有新风阀。
送风口内设置有送风阀。
风机为压入式变频风机。
本实用新型空调机组的有益效果是:
a)本实用新型空调机组将制备冷水和制备冷风实现一体化,即能充当冷水机组,又充当空气处理机组,使空调系统更紧凑,减少了输配损失,提高产业化程度;
b)本实用新型空调机组利用露点间接蒸发冷却原理制备冷风,将空气等湿冷却到其湿球温度以下,打破了空气只能等湿冷却到其湿球温度的限制,充分发挥蒸发冷却技术的降温潜力;
c)本实用新型空调机组将露点间接蒸发冷却单元制备的冷风先经过填料塔热湿处理后,再进入填料塔与顶部淋水逆流传热传质,还将排出室外的二次空气先由布水器a经过等焓加湿降温处理后,引进填料塔内进行热质交换,不仅避免了能量浪费、实现能量的有效及梯级利用,而且提高了填料塔内的热质交换效率,实现节能环保、绿色健康的冷水处理方式;
d)本实用新型空调机组通过在夜间制备冷水,与水蓄冷理念相结合,利用电网的峰谷电价差,夜间蓄冷,白天供冷,能够移峰填谷,有很高的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基于露点间接蒸发冷却技术的空调机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新风口,2.新风阀,3.过滤器,4.风机,5.壳体,6.叉流式换热器芯体,7.集水箱,8.露点侧水处理器,9.露点侧循环水泵,10.供水管,11.露点侧喷嘴,12.布水管a,13.芯体,14.布水管b,15.填料塔喷嘴,16.排风口,17.排风机,18.填料塔循环水泵,19.填料塔水处理器,20.水蓄冷水箱,21.送风口,22.送风阀,23.隔板,24.冷水供水管,25.一次空气,26.二次空气,27.填料塔回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基于露点间接蒸发冷却技术的空调机组,如图1所示,包括壳体5,壳体5侧壁上设置有新风口1,新风口1内按照空气流动方向依次设置有过滤器3、风机4、露点间接蒸发冷却单元、填料塔和送风口21,风机4为压入式变频风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工程大学,未经西安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80060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