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折叠式竹碳远红外线凉热两用床垫有效
申请号: | 201720801534.3 | 申请日: | 2017-07-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803076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2 |
发明(设计)人: | 马宝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宝全 |
主分类号: | A47C27/00 | 分类号: | A47C27/00;A47C27/12;A47C21/04;A61N5/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14300 辽宁省鞍山***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床垫 床垫外罩 温控器 本实用新型 竹炭纤维棉 防电辐射 凉热两用 无纺布层 远红外线 防尘 底布层 发热垫 固定层 生态棉 碳纤维 折叠式 竹篾条 质层 竹碳 加热 人体生命活动 日常生活用品 保健功能 冬暖夏凉 上表面 凉垫 热垫 生态 铺设 人群 治疗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日常生活用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保健功能的折叠式竹碳远红外线凉热两用床垫,其特征在于,包括床垫外罩、天然竹篾条层、竹炭纤维棉质层、防电辐射层、生态无纺布层、碳纤维发热垫层、生态棉质固定层、防尘底布层和温控器,所述床垫外罩的上表面铺设有一层天然竹篾条层,所述床垫外罩的下面依次设有竹炭纤维棉质层、防电辐射层、生态无纺布层、碳纤维发热垫层、生态棉固定层和防尘底布层,在床垫的一侧设有温控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具有冬暖夏凉的特性,温控器不加热时,即为凉垫,加热后即为热垫;促进人体生命活动旺盛;本床垫从多方面满足各种不同人群的需求,具有治疗保健多种功效,性能安全可靠。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日常生活用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保健功能的折叠式竹碳远红外线凉热两用床垫。
背景技术
床垫是为了保证消费者获得健康而又舒适的睡眠而使用的一种介于人体和床之间物品,材质繁多。睡眠是健康之本,拥有“卫生、舒适、美观、耐用”的健康寝具是获得高质量睡眠的关键所在。随着物质文明和技术工艺的不断进步,现代人们使用的床垫种类逐渐趋向多元化,主要有:弹簧床垫、棕榈床垫、乳胶床垫、水床垫、气床垫、磁床垫等等。常用的是软体床垫具有弹性好、舒适、造型美观的特点而受到欢迎,但存在不能适应季节的冷热变化,部分床垫太过柔软不适合老人和小孩使用,不利于骨骼发育,保健功能较弱。
国内专利申请号 201220238841.2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折叠式远红外线玉石保健床垫”,其由床垫外罩、玉石片、压窝革、黑碳棉层、铜网、铝箔保护层、碳纤维发热线、发热线垫层、保温层、生态硬质棉层、牛筋防水底布和控制器构成,在远红外线玉石保健床垫的一侧设有控制器,通过温控器进行电源调节,实现温度自动控制。床垫采用一组两部分的形式,中间通过皮革连接在一起,可以折叠。本实用新型能从多方面满足各种不同人群的需求,对人体具有治疗、保健等多种功效,性能安全可靠。发热过程中碳纤维发热线和玉石片都能释放出远红外线,玉石片内的钾、钙、铁、镁、锌等元素对人体有一定保健作用,使人躺在床上感觉到暖气上涌、血液循环加快、促进新陈代谢。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折叠式竹碳远红外线凉热两用床垫,克服现有的技术不足,满足各种不同人群及不同季节的实际使用需求,采用天然麻料和竹篾条做床垫外罩,天然竹篾条可预防风湿关节炎,避免过敏性气喘症;碳纤维发热线发射远红外线,能从多方面满族各种不同人群的需求;在远红外线竹篾条保健床垫上设有温控器,可自行调节温度,使温度适宜,对人体具有治疗保健等多种功效,性能安全可靠。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
折叠式竹碳远红外线凉热两用床垫,包括床垫外罩、天然竹篾条层、竹炭纤维棉质层、防电辐射层、生态无纺布层、碳纤维发热垫层、生态棉质固定层、防尘底布层和温控器,所述床垫外罩的上表面铺设有一层天然竹篾条层,所述床垫外罩的下面依次设有竹炭纤维棉质层、防电辐射层、生态无纺布层、碳纤维发热垫层、生态棉固定层和防尘底布层,在床垫的一侧设有温控器。
所述碳纤维发热垫层内设有感温探头,所述感温探头由无纺布固定。
所述碳纤维发热垫层中盘设有用无纺布包覆的碳纤维发热线。
所述温控器上设有指针式或数显式温度表。
所述床垫外罩为天然麻织物。
所述床垫采用2~6部分的可折叠结构,各部分之间通过纺织物或皮革连接在一起。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宝全,未经马宝全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80153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