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剧烈运动保护鞋垫有效
申请号: | 201720801563.X | 申请日: | 2017-07-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726996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27 |
发明(设计)人: | 唐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顺风运动器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3B17/00 | 分类号: | A43B17/00;A43B17/02;A43B17/08;A43B17/10;C08G18/48;C08G18/75;C08G101/00 |
代理公司: | 东莞众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44371 | 代理人: | 何恒韬 |
地址: | 523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剧烈 运动 保护 鞋垫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鞋垫,特别涉及一种剧烈运动保护鞋垫。
背景技术
鞋垫是应用非常普遍的日常用品,按作用分,鞋垫可分为保健鞋垫、功能鞋垫和常规鞋垫。传统鞋垫的结构是多层布料缝制而成或者是多层皮革压制而成,其具有一定的柔软度和缓冲减震作用,基本符合平常散步穿鞋的需求。但是,需要剧烈运动时,传统鞋垫则不适用不安全,具有如下缺点:其一、减震、护足作用较差,运动时,脚部前掌及后跟底部冲击力大,传统鞋垫难以吸收行走、运动过程中对足部骨骼产生的冲击力,难以保护足底骨骼、踝关节和膝关节;其二、防滑性差,不利于脚趾伸展、抓地;其三、传统鞋垫透气性差,容易滋生细菌、真菌,易产生脚气等足部问题;其四、传统鞋垫无包裹足部的作用,在剧烈运动过程中,不能预防运动过程中的关节位移。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减震护足作用强、防滑性好、能预防脚踝受伤、透气性好的剧烈运动保护鞋垫。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剧烈运动保护鞋垫,包括鞋垫本体,从鞋垫本体的前端至后端,依次包括鞋垫前掌、鞋垫中腰及鞋垫后跟,所述鞋垫前掌的上侧设有2~5圈环形沟槽,鞋垫前掌的对应人体脚趾的位置设有2~5条横向波浪形沟槽;所述鞋垫中腰的两侧分别设有3~5条C形沟槽;所述鞋垫中腰的下侧设有植物纤维拱托垫片;所述鞋垫本体的下侧排列有80~150个小孔,形成弹性网状结构;所述鞋垫本体从上至下依次包括竹炭纤维层、第一PU聚氨酯泡绵层及第二PU聚氨酯泡绵层,所述第一PU聚氨酯泡绵层的对应鞋垫前掌位置的下侧设有前掌减震垫,所述第一PU聚氨酯泡绵层的对应鞋垫后跟位置的下侧设有后跟减震垫。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阐述:
优选地,所述鞋垫前掌的上侧设有3圈环形沟槽及3条横向波浪形沟槽;所述鞋垫中腰的两侧分别设有4条C形沟槽;所述小孔设置在第二PU聚氨酯泡绵层及植物纤维拱托垫片上,小孔的数量为95~110个。
优选地,所述竹炭纤维层的厚度为0.3~0.8mm,所述第一PU聚氨酯泡绵层的厚度为3~6mm,所述第二PU聚氨酯泡绵层的厚度为3~6mm,所述植物纤维拱托垫片的厚度为3~10mm,所述前掌减震垫及后跟减震垫的厚度为1~4.5mm。
优选地,所述鞋垫中腰及鞋垫后跟的外侧部分别设有往上翘起的外缘。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其一、减震、护足,由于鞋垫本体下侧的小孔,形成弹性网状结构,同时,第一PU聚氨酯泡绵层的下侧设有前掌减震垫和后跟减震垫,因此,鞋垫弹性非常好,硬度适中,可有效吸收行走、运动过程中对足部骨骼产生的冲击力,保护足底骨骼、踝关节和膝关节;其二、由于鞋垫前掌的上侧设有2~5圈环形沟槽,鞋垫前掌的对应人体脚趾的位置设有2~5条横向波浪形沟槽,鞋垫中腰的两侧分别设有3~5条C形沟槽,因此,显著增强了前掌及足弓处的摩擦,减少了剧烈运动过程中的后滑和侧滑,使双足更平衡,支撑身体更平衡;其三、鞋垫的竹炭纤维层具有吸湿透气、抑菌抗菌、绿色环保的特点,透气性好,并且,鞋垫本体上侧的沟槽具有排气性,而鞋垫本体下侧的小孔则更兼具透气排汗作用;其五、由于鞋垫中腰的下侧设有植物纤维拱托垫片,其能够往上拱托鞋垫中腰,使鞋垫中腰能包裹足部,预防运动过程中的关节位移,防止发生外翻、崴脚情况,有效降低足关节意外受伤的风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分散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分散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上侧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下侧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00.鞋垫本体;1.鞋垫前掌;11.环形沟槽;12.波浪形沟槽;2.鞋垫中腰; 21.C形沟槽;22.植物纤维拱托垫片;3.鞋垫后跟;4.小孔;5.竹炭纤维层;6.第一PU聚氨酯泡绵层;61.前掌减震垫;62.后跟减震垫;7.第二PU聚氨酯泡绵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原理和工作原理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顺风运动器材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顺风运动器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80156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生产无光丝的钛白液配置装置
- 下一篇:一种水性涂料搅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