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加热器、加热控制系统和洗碗机有效
申请号: | 201720802304.9 | 申请日: | 2017-07-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6833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8 |
发明(设计)人: | 武秋红;顾文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威灵电机制造有限公司;美的威灵电机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L15/42 | 分类号: | A47L15/42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刘伟;邝圆晖 |
地址: | 528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加热器基板 加热器 加热部 检测点 洗碗机 加热控制系统 检测 连接端 家用电器领域 本实用新型 第二信号 温度信号 周向环绕 加热 输出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器领域,公开了一种加热器、加热控制系统和洗碗机,该加热器包括加热器基板(10)、加热部(20)和检测部(30),所述加热部(20)设置在所述加热器基板(10)上以对所述加热器基板(10)进行加热,所述检测部(30)包括多个检测点和用于输出温度信号的第一信号连接端(31)和第二信号连接端(32),所述多个检测点均设置在所述加热器基板(10)上以检测所述加热器基板(10)的温度,所述多个检测点沿周向环绕在所述加热部(20)的外侧,从而能够可靠地对加热器基板的温度进行检测。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器领域,具体地涉及加热器、以及应用有该加热器的加热控制系统和洗碗机。
背景技术
加热器作为普遍应用于家用电器的一种常用装置,其容易在加热过程中发生过热、加热不均、灼烧等情况。特别膜状的加热器,由于其仅连接有电源端,因而无法获得其加热表面的温度,也就无法可靠地对加热器进行控制。因此,如何对膜状加热器进行温度检测,成为了本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无法获得其加热表面的温度,无法可靠地对加热器进行控制问题,提供加热器,该加热器能够可靠地获得加热器基板的温度。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一方面提供一种加热器,该加热器包括加热器基板、加热部和检测部,所述加热部设置在所述加热器基板上以对所述加热器基板进行加热,所述检测部包括多个检测点和用于输出温度信号的第一信号连接端和第二信号连接端,所述多个检测点均设置在所述加热器基板上以检测所述加热器基板的温度,所述多个检测点沿周向环绕在所述加热部的外侧。
优选地,所述加热部为电热膜。
优选地,所述加热器基板为热的不良导体。
优选地,所述多个检测点为薄膜型热敏电阻,所述薄膜型热敏电阻与所述加热器基板接触。
优选地,所述加热器基板包括从基板周面上突出的接地端子。
优选地,所述检测部包括多个温度检测回路,每个温度检测回路包括一个检测点,所述多个温度检测回路均连接在所述第一信号连接端和第二信号连接端之间。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加热控制系统,所述加热控制系统包括根据上述技术方案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加热器和用于接收所述检测部所检测获得的温度,并将所述温度与预设状态比较后确定所述加热器基板状态的控制部。
优选地,所述控制部包括:采样模块,与所述第一信号连接端和第二信号连接端连接,用于接收所述多个检测点所检测的温度信号,并采样输出控制温度信号;控制单元,与所述采样模块连接,用于接收所述采样模块所采样获得的控制温度信号,并向加热部电源和/或状态显示单元输出控制信号;加热部电源,与所述加热部和所述控制单元连接以控制所述加热部的加热温度;状态显示单元,与所述控制单元连接。
优选地,所述状态显示单元包括警报装置和/或显示装置。
本实用新型第三方面提供一种洗碗机,该洗碗机中设置有根据上述技术方案中任意一项的加热器,或者设置有根据上述技术方案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加热控制系统。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加热器基板上设置有沿周向环绕在加热部外侧的多个检测点,从而能够可靠地获得整体上的加热器基板的温度,进而能够在加热控制系统通过控制部控制加热部电源等,形成可靠的反馈,避免加热过程中过热、加热不均、灼烧的产生,使得液体的加热更加均匀。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加热控制系统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加热器基板 11、接地端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威灵电机制造有限公司;美的威灵电机技术(上海)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威灵电机制造有限公司;美的威灵电机技术(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80230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