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地下管廊分区控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0803446.7 | 申请日: | 2017-07-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771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12 |
发明(设计)人: | 詹皇源 | 申请(专利权)人: | 詹皇源 |
主分类号: | G05B19/05 | 分类号: | G05B19/0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28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地下 分区 控制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地下管廊控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地下管廊分区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城市地下管线是指城市范围内供水、排水、燃气、热力、电力、通信、广播电视、工业等管线及其附属设施,是保障城市运行的重要基础设施和“生命线”。近年来,随着城市快速发展,地下管线建设规模不足、管理水平不高等问题凸现,一些城市相继发生大雨内涝、管线泄漏爆炸、路面塌陷等事件,严重影响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城市运行秩序。
城市综合管廊是指在城市地下建造的管线公共隧道,将电力、通信、燃气、给水、热力、排水等两种以上市政管线集中敷设在该隧道内,实施统一规划、设计、施工和维护。综合管廊在日本被称为“共同沟”,在我国亦被称为“共同管道、综合管沟”。日本是目前世界上综合管廊建设最先进的国家。目前,日本综合管沟建设已经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实现了大规模综合管沟建设,其国内管线管理以综合管廊管理为主。
现有技术下的地下管廊的监控系统,其用于管廊长度过长,其各监控设备之间缺乏稳定的信息采集和控制的问题,并且现场布线杂乱,施工难度大且很难维护。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地下管廊分区控制系统,其通过分区控制的方式,利用区域控制单元的无线互联,使得原来的统一布线变为区域模块化设计,从而更加便于施工,且出现故障后维护简单。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地下管廊分区控制系统,包括监控中心,监控中心通过复数个区域控制单元连接分区监控设备,所述的区域控制单元之间通过无线网络实现互联,所述的分区监控设备包括通过以太网互联的中心数据库,电缆多状态监控单元,环境与动力监控单元,安全防护监控单元,智能视频监控单元和应急通话与广播单元。
电缆多状态监控单元通过采集主机分别连接地下管廊的电缆温湿度采集传感器和局部放电采集传感器。
环境与动力监控单元通过环境采集器连接地下管廊的管廊环境采集传感器。
安全防护监控单元通过井盖门禁服务器连接井盖防盗与入侵监控装置。
智能视频监控单元通过视频采集服务器连接摄像头。
应急通话与广播单元通过应急通话与广播服务器连接应急通话器。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地下管廊分区控制系统,其系统框架可以分为监控中心——区域控制单元——分区监控设备三层。
监控中心需根据城市综合管廊的整体实施计划,除对所有区域综合管廊设备监控及环境监测系统、火灾报警系统、安防系统及通讯系统所需的上位系统外,还包括地理信息系统和统一管理信息平台等上级管理调度系统。
区域控制单元负责各自片区范围内综合管廊具体的运行、维护及管理等功能,并将所有数据汇总至监控中心。
分区监控设备负责管廊内各现场运行设备、在线检测设备的监控及报警等功能,并将所有数据汇总至对应的区域控制单元。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地下管廊分区控制系统能够对管廊使用的设备进行监控,包括风机、水泵、气体检测仪等,还包括对管廊内一氧化碳浓度、可见度等环境参数进行监控。为保证进入综合管沟人员的安全,每个防火分区综合管沟内每隔1OOm均设有一套环境探测仪,监测参数包括CO(一氧化碳)、CH(甲烷)、0(氧气)、温度和湿度。风机设备由沟内的温湿度、氧气浓度、有害气体浓度、火灾警情控制。各防火分区集水坑设置超声波液位传感器,液位信号传入PLC控制系统进行自动和远程排水泵控制。设备和环境监控还可以包括管线监控,管廊内管线的振动、泄露、阴极保护、管道沉降监测,等等。监控系统能够获取所有设备的运行状态和参数并记录,在监控系统界面上能够展示与设备和环境有关的实时数据、历史数据、报警等,并可根据需要对设备进行控制,如风机的启停、排水泵的启停等,从而实现对设备和环境的全面监控。易控天地可以通过数据、动画、图表曲线、3D、GIS等多种方式来展示。可以针对管廊内关键设备制作3D模型,并在监控系统画面上显示,支持鼠标的平移、缩放、旋转操作。可嵌入管廊GIS地理信息系统,并在GIS上面叠加监控对象和监控信息,实现数据采集系统和GIS系统的深度集成。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地下管廊分区控制系统,其通过分区控制的方式,利用区域控制单元的无线互联,使得原来的统一布线变为区域模块化设计,从而更加便于施工,且出现故障后维护简单。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詹皇源,未经詹皇源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80344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干吸循环酸泵故障停车自动控制系统
- 下一篇:一种可编程控制器保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