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软包电池模组有效
申请号: | 201720804807.X | 申请日: | 2017-07-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499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05 |
发明(设计)人: | 李世明;王世强;张从新;徐秋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优特汽车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10 | 分类号: | H01M2/10;H01M10/058 |
代理公司: | 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4107 | 代理人: | 朱顺利 |
地址: | 334100 江西省上***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 模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本实用新型设计一种软包电池模组。
背景技术
新能源汽车已经成为汽车行业发展的整体趋势,各国都有禁止燃油车销售的意向。而在新能源汽车中,现阶段能够具有实用价值的,大多是采用锂离子电池作为电储能装置的纯电动汽车或者混合动力汽车。由于锂离子电池自身的特点,钢壳、铝壳、塑料壳的硬壳电池,普遍存在爆炸的安全隐患。软包电池由于具有高安全、高能量密度、长寿命等优点,逐步取代了硬壳电池。然而软包电池有其自身的特点,软包电池一般外包装铝塑膜,用热压工艺封口。铝塑膜的封口会形成一个边沿,边沿是必须而又跟储能无关的结构。铝塑膜本身和封口边沿,是电池密封的薄弱处。软包电池的正负极,一般也是扁平的极耳,容易弯曲和折损。
软包电池成组一般有两种方法。一种方法是将固定支架与单体电芯交替排列,固定支架的边框设计紧固受力机构,一定数量的重复单元加上封头板做成模组,模组再安装到动力电池箱做成电池PACK,这种成组方法的配件多,会降低体积能量密度,模组装配和固定繁琐。另一种方法是将一定数量的单体电芯排列整齐放置到一个槽形的电池盒中,电池盒设计有一个盖板,电池极耳穿出盖板,再进行并联或者串联,但是在装配过程中将排列好的单体电芯装入电池盒中操作较困难,而且使用过程中单体电芯的固定效果不佳易造成松动振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软包电池模组,目的是方便装配。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软包电池模组,包括外壳体和设置于外壳体中的电池芯组,所述外壳体包括电池盒主体、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电池盒主体具有让所述电池芯组进出的第一开口和位于电池芯组一侧的第二开口,第一盖板与电池盒主体连接且用于封闭第一开口,第二盖板与电池盒主体连接且用于封闭第二开口。
所述电池盒主体包括底壁以及与底壁垂直连接的第一侧壁、第二侧壁和第三侧壁,底壁与所述第一开口为相对设置,第一侧壁与第三侧壁为相对设置,第二侧壁与所述第二开口为相对设置,第二侧壁位于第一侧壁和第三侧壁之间且与第一侧壁和第三侧壁为垂直连接。
所述第二盖板通过紧固件与所述电池盒主体连接。
所述电池芯组包括并排设置的多个单体电芯、设置于相邻两个单体电芯之间的隔板和汇流排,单体电芯包括电芯主体和与电芯主体的长度方向上的端部连接且处于电芯主体外部的极耳,汇流排与单体电芯的极耳连接。
所述隔板包括用于设置于相邻两个单体电芯的电芯主体之间的隔板本体和与隔板本体连接且用于嵌入电芯主体与所述汇流排之间的空隙中的填充部。
所述填充部将所述电芯主体与汇流排之间的空隙完全填满。
所述隔板本体和所述填充部为具有弹性的弹性体。
所述填充部设置一个,填充部与所述隔板本体长度方向上的一端固定连接且填充部朝向隔板本体的两侧伸出。
所述隔板本体为矩形平板,所述填充部为长条形结构,填充部的长度与隔板本体的宽度大小相等。
本实用新型的软包电池模组,结构简单可靠,构件少,装配容易,能保持软包电芯所受压力均匀。
附图说明
本说明书包括以下附图,所示内容分别是:
图1是本实用新型软包电池模组的外壳体的分解示意图;
图2是电池芯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隔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外壳体与电池芯组的装配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
1、第一盖板;2、第二盖板;3、电池盒主体;301、底壁;302、第一侧壁;303、第二侧壁;304、第三侧壁;
4、电池芯组;
401、极耳;402、封口区;403、电芯主体;404、汇流排;405、隔板;406、隔板本体;407、填充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目的是帮助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技术方案有更完整、准确和深入的理解,并有助于其实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优特汽车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江西优特汽车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80480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小型LNG供气系统
- 下一篇:基于常温的水浴式液氮汽化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