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装配式复合外墙围护单元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0805476.1 | 申请日: | 2017-07-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594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09 |
发明(设计)人: | 刘金铃;翁斌;卓致恩;张曙光;章程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强(福建)建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B2/74 | 分类号: | E04B2/74;E04B2/76;E04B2/82;E04B1/64;E04B1/66;E04F1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正理专利代理有限公司11257 | 代理人: | 赵晓丹 |
地址: | 350000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装配式 复合 外墙 围护 单元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土木建筑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装配式复合外墙围护单元结构。
背景技术
发展装配式钢结构建筑是大势所趋,当前钢结构主体结构已非常成熟,重点和难点在于外围护墙体,现阶段居住建筑围合外墙体普遍存在以下问题:(1)安全防火差,大多数保温材料是有机材料,易燃烧,防火性能不好;(2)外墙的耐久性值得商榷,有机材料的外保温体系与构造很难与建筑物同寿命;(3)施工质量得不到保证,开裂脱落现象时有发生,保温效果打折扣。因此,需要研发一种具有围护、保温、装饰一体化的工业化外墙体。
因此,需要提供使外墙体在具备自身围护、保温、装饰一体化功能的同时,满足钢结构装配化、轻量化、功能性、安全性等需求的装配式复合外墙围护单元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是提供一种装配式复合外墙围护单元结构。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装配式复合外墙围护单元结构,包括:若干外墙围护单元体;
所述外墙围护单元体包括:
由钢方管形成的骨架;
位于所述骨架内侧面且与所述骨架固接的内复合墙板;
位于所述骨架外侧面且与所述骨架固接的外墙基板;
位于所述外墙外侧面的外装饰板;
所述外墙围护单元体进一步包括:
与所述骨架固接且穿过所述内复合墙板延伸至内复合墙板外的可调节挂件。
进一步,所述内复合墙板与外墙基板的之间的骨架空腔内填充有保温材料。
进一步,所述外墙基板和外装饰板间形成空腔。
进一步,本实用新型所述装配式复合外墙围护单元结构还包括将外墙围护单元体与主体楼板固接且调节外墙围护单元体之间相对位置的三维调节件,且所述可调节挂件与三维调节件固接。通过三维调节件可调节外墙维护单元体水平、竖直和垂直于主体楼板三个方向的维度,进行避免由于主体楼板结构施工误差对外墙围护单元结构带来的影响。
进一步,所述装配式复合外墙围护单元结构还包括将相邻外墙围护单元结构连接固定的插接件。
所述插接件包括:
在竖直方向上连接相邻外墙围护单元体相对面的横向插接件;及
在水平方向上连接相邻外墙围护单元体相对面的竖向插接件。
其中,
所述横向插接件包括:
位于上方外墙围护单元体底部边缘处的上连接件;及
位于下方外墙围护单元体顶部边缘处的下连接件;上连接件与下连接件之间配合固定;
所述竖向插接件包括:
位于左方外墙围护单元体右侧边缘处的左连接件;及
位于右方外墙围护单元体左侧边缘处的右连接件;左连接件与右连接件之间配合固定。
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连接件完成相邻外墙围护单元体间的固定,从而实现了外墙围护单元体间的无缝连接,解决了防水问题。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公开了所述装配式复合外墙围护单元结构的安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外墙围护单元体的组装,具体为,
S11将可调节挂件固接于骨架上,外墙基板固接在骨架的外侧面;
S12在骨架的空腔内填充保温材料,并将内墙复合板固接在骨架的内侧面;
S13将外装饰板固接在外墙基板的外侧面上;
S2利用三维调节件,将所述外墙围护单元体固定于主体楼板上,其中外墙围护单元体通过可调节挂件与三维调节件固接;
S3若干外墙围护单元体拼装构成所述复合外墙围护单元结构;
S4两相邻外墙围护单元体之间通过插接件连接固定。
进一步,所述外装饰板采用干挂的方式固接在外墙基板的外侧面。
进一步,步骤S4具体为:竖直方向上,在两相邻外墙围护单元体中位于上方外墙围护单元体底部边缘处设置横向插接件的上连接件,在位于下方外墙围护单元体顶部边缘处设置横向插接件的下连接件;水平方向上,在位于左方外墙围护单元体右侧边缘处设置竖向插接件的左连接件,在位于右方外墙围护单元体左侧边缘处设置竖向插接件的右连接件。
进一步,步骤S4具体为:竖直方向上,两相邻外墙围护单元体之间通过横向插接件的上连接件和下连接件配合固定;水平方向上,两相邻外墙围护单元体之间通过竖向插接件的左连接件和右连接件配合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强(福建)建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金强(福建)建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80547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生物信息检测装置和包括生物信息检测装置的椅子
- 下一篇:血液收集管保持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