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工型电感全自动生产线有效
申请号: | 201720806030.0 | 申请日: | 2017-07-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314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26 |
发明(设计)人: | 熊成华;熊长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一特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F41/00 | 分类号: | H01F41/00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44202 | 代理人: | 温旭 |
地址: | 528400 广东省中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感 全自动 生产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感工件制造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工型电感全自动生产线。
背景技术
工字电感行业现有的模式是:单机作业,人工上料绕线,下料到中转盘,人工上料焊锡,下料到中转盘;再通过振动盘上料到套管机;出来成品,工序多,生产效率低下,劳动强度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工型电感全自动生产线,通过将绕线机、焊锡机和套管机组成一条生产线,去掉人工,提高效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导致的上述多项缺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工型电感全自动生产线,包括振动盘、上料装置、绕线机、焊锡机和套管机,上料装置连接振动盘的出料口和绕线组的进料口,上料装置与绕线机之间是传动小车连接、绕线机与焊锡机也是同样用传动小车连接,两个小车由同一电机驱动、同时移动,焊锡机的出料口和套管机的进料口之间通过直振轨道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振动盘的出料口处竖直向下设有L型下料轨道,该下料轨道位于上料装置的上料口。
优选的,所述上料装置包括设置在上料平台上的工字电感落料装置、X轴移动平台、Y轴移动平台、Z轴移动平台和排线装置;
上料平台上设有X轴运动丝杆,通过X轴运动丝杆驱动X轴移动平台相对于上料平台在X轴方向移动;
X轴移动平台设有伺服电机,通过伺服电机驱动Y轴移动平台相对于X轴移动平台在Y轴方向移动;
Y轴移动平台设有伺服电机,通过伺服电机驱动Z轴移动平台相对于Y轴移动平台在Z轴方向移动;
排线装置设置在Z轴移动平台上,支架竖直向上设置在上料平台上,落料支架设置在支架上,落料支架位于排线装置的上方,落料支架位于下料轨道的下方。
优选的,所述排线装置上等间距设有若干个凹槽,凹槽用于放置工件。
优选的,所述落料支架由两块定位板组成,定位板之间有卡槽,工件经过卡槽来落料。
优选的,所述落料支架上设有落料传感器,落料传感器对经过落料支架的工件进行计数。
采用以上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工型电感全自动生产线,通过将绕线机、焊锡机和套管机组成一条生产线,去掉人工,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上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落料支架处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振动盘、2--上料装置、3--绕线机、4--焊锡机、5--套管机、6--直振轨道;
11--下料轨道;
21--上料平台、22--支架、23--落料支架、24--X轴移动平台、25--Y轴移动平台、26--Z轴移动平台、27--排线装置;
7--X轴运动丝杆、8--伺服电机;
221--凹槽、231--定位板、232--落料传感器、233--满料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
图1-图3出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一种工型电感全自动生产线5,包括振动盘1、上料装置2、绕线机3、焊锡机4和套管机5,上料装置2连接振动盘1的出料口和绕线组的进料口,绕线组的出料口和焊锡机4的进料口之间通过直振轨道6相连接,焊锡机4的出料口和套管机5的进料口之间通过直振轨道6相连接;振动盘1的出料口处竖直向下设有L型下料轨道11,该下料轨道11位于上料装置2的上料口。
上料装置2包括设置在上料平台21上的工字电感落料装置,该装置包括支架22和落料支架23,上料装置2还包括X轴移动平台24、Y轴移动平台25、Z轴移动平台26和排线装置27;上料平台21上设有X轴运动丝杆7,通过X轴运动丝杆7驱动X轴移动平台24相对于上料平台21在X轴方向移动;X轴移动平台24设有伺服电机8,通过伺服电机8驱动Y轴移动平台25相对于X轴移动平台24在Y轴方向移动;Y轴移动平台25设有伺服电机8,通过伺服电机8驱动Z轴移动平台26相对于Y轴移动平台25在Z轴方向移动;排线装置27设置在Z轴移动平台26上,支架22竖直向上设置在上料平台21上,落料支架23设置在支架22上,落料支架23位于排线装置27的上方,落料支架23位于下料轨道11的下方;排线装置27上等间距设有若干个凹槽221,凹槽221用于放置工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一特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未经中山一特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80603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E型电感、变压器全自动生产线
- 下一篇:一种半自动包铜箔的治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