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向受力空心叠合楼盖有效
申请号: | 201720812550.2 | 申请日: | 2017-07-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482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1 |
发明(设计)人: | 崔文潇;陈忠范;尹万云;金仁才;正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B5/36 | 分类号: | E04B5/36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楼高潮 |
地址: | 2430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向 空心 叠合 楼盖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向受力空心叠合楼盖,包括预制板、填充物、现浇混凝土叠合层和竖向拼缝,预制板包括混凝土底板、肋梁钢筋骨架、肋梁底座;填充物位于纵横向肋梁底座之间;现浇混凝土叠合层包括肋梁叠合层和顶板;竖向拼缝用于连接不同预制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解决目前常见叠合楼板自重大、跨度小、受力不合理等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叠合板和空心楼盖,属于装配式建筑工程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双向受力空心叠合楼盖。
背景技术
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将会达到30%。楼板作为建筑的重要竖向受力构件,其产业化对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推广有重要作用。现有技术的叠合板跨度小,结构受力均为单向受力不合理,使用范围受限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产品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双向受力空心叠合楼盖。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解决目前常见叠合楼板自重大、跨度小、受力不合理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双向受力空心叠合楼盖,包括预制板、填充物、现浇混凝土叠合层和竖向拼缝,预制板包括混凝土底板、肋梁钢筋骨架、肋梁底座;填充物位于纵横向肋梁底座之间;现浇混凝土叠合层包括肋梁叠合层和顶板;竖向拼缝用于连接不同预制板;
预制板内预埋有双向受力底板钢筋,钢筋伸出预制板一段距离用于在竖向拼缝中连接;
肋梁底座与混凝土底板在工厂一体浇筑,肋梁底座高度为肋梁钢筋骨架高度的40%-70%。
填充物为发泡混凝土块或者GBF薄壁箱或者GRF薄壁箱,截面形状为矩形;
填充物可用作肋梁叠合部分的侧模及顶板的底模使用;
顶板中布置双向受力钢筋;
竖向拼缝纵横双向布置,位于棋盘式布局的预制板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填充物有效降低了楼盖自重,填充发泡混凝土块时增加了楼盖的保温性能;(2)、预制板内设置双向肋梁,增加预制板受力性能;(3)、预制板通过纵横向拼缝连接形成双向受力空心楼盖;预制板上设有肋梁底座,增加了预制板的抗弯刚度;楼盖施工简单易行,节省人力和工期。
附图说明
图1为装配完毕后的双向受力空心叠合楼盖示意图。
图2为预制板示意图。
图3为预制板连接示意图。
图中:预制板1、填充物2、现浇混凝土叠合层3、竖向拼缝4、混凝土底板5、肋梁底座6、肋梁钢筋骨架7、肋梁叠合层8、顶板9、双向受力底板钢筋10、双向受力钢筋1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如图1所示,一种双向受力空心叠合楼盖,包括预制板1、填充物2、现浇混凝土叠合层3和竖向拼缝4,预制板包括混凝土底板5、肋梁钢筋骨架7、肋梁底座6;填充物2位于纵横向肋梁底座6之间;现浇混凝土叠合层3包括肋梁叠合层8和顶板9;竖向拼缝4用于连接不同预制板1。
如图3所示,将预制板1吊装就位,预制板1呈现棋盘式布置,预制板1内预埋有双向受力底板钢筋10,钢筋伸出预制板一段距离在竖向拼缝4中绑扎连接,之后浇筑纵横双向布置的竖向拼缝4。
肋梁底座6与混凝土底板5在工厂一体浇筑,肋梁底座6高度为肋梁钢筋骨架7高度的40%-70%。
填充物2为发泡混凝土块或者GBF薄壁箱或者GRF薄壁箱,截面形状为矩形,填充物2放置于肋梁底座6之间,之后放置顶板中双向受力钢筋11,填充物2可同时作为肋梁叠合层8侧模和顶板9底模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81255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牦牛肉熟食品加工的酱料涂抹装置
- 下一篇:一种节水器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