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钢丝刷辊除锈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812679.3 | 申请日: | 2017-07-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0458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16 |
发明(设计)人: | 邹国泉;张英辰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利国磁性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27/033 | 分类号: | B24B27/033;B24B27/00;B24B55/03 |
代理公司: | 太原晋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14110 | 代理人: | 郑晋周 |
地址: | 037006 ***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钢丝刷 除锈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冷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钢丝刷辊除锈装置。
背景技术
硅钢是含硅量在3%~5%左右、其它主要是铁的硅铁合金。分为取向硅钢和无取向硅钢,是电力、电子和军事工业不可缺少的重要软磁合金。硅钢片分冷轧、热轧两种,使用较多的是冷轧硅钢片。冷轧硅钢片沿轧制方向有优良的磁性能,不仅在强磁场中具有高饱和磁通密度和低铁损,而且在弱磁场中也有良好的磁性(初始磁导率大)。这是由于冷轧工艺过程使钢片中杂质含量降低,并在钢片中造成粗大晶粒,致使磁导率增大,磁滞损耗减小。
其中,高磁感取向硅钢的生产包括如下步骤:
1. 常化,将待加工件加热到高温并完成奥氏体化的工件,直接在空气中冷却,以获得细小珠光体组织;酸洗,常化后,通过除鳞机与盐酸罐酸化,除去热轧钢带的氧化物,以防止冷轧成品表面的缺陷;
2. 冷轧,将常化酸洗后的待加工件在100℃条件下进行冷轧;冷轧硅钢片沿轧制方向有优良的磁性能,不仅在强磁场中具有高饱和磁通密度和低铁损;
3. 脱碳退火及氧化镁涂层;
4. 通过高温罩式炉退火,用以净化杂质;
5. 涂绝缘材料层后通过应力拉伸平台进行拉伸;
6. 切边,横切或纵切;
7. 包装。
但是,在生产过程中,现有钢带的除锈主要采用盐酸酸洗,少量的采用喷丸,这两张方法的设备造价高,运行成本高,对环境有一定的污染。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除锈技术成本高,污染环境的问题,提供一种钢丝刷辊除锈装置。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钢丝刷辊除锈装置,包括箱体、转向辊、托辊、若干刷辊组、纠偏装置、纠偏辊和循环水系统,转向辊分别布置在箱体的进出口内侧,所述刷辊组包括上刷辊和下刷辊,上刷辊的圆心和对应的下刷辊的圆心水平间距10-30mm,上刷辊和下刷辊的轴端分别设有气缸,转向辊的底部和上刷辊的底部平齐,托辊位于箱体内左右刷辊组之间,托辊的顶端和下刷辊的顶端平齐,每个上刷辊和下刷辊的前端分别设有喷管Ⅰ,出口处的转向辊的前端设有喷管Ⅱ,所述循环水系统包括沉淀池、过滤器和循环泵,沉淀池出口和过滤器入口连接,过滤器出口和循环泵入口连接,循环泵出口和喷管Ⅰ和喷管Ⅱ连接。
所述纠偏装置包括手摇盘、丝杆和立辊,手摇盘通过丝杆和立辊连接。
所述箱体一侧底部设有排水管。
所述过滤器和循环泵的数量各为两组。
所述刷辊组的数量为4-12组。
所述托辊两侧的刷辊组中相邻上刷辊或相邻下刷辊的水平间距为890-895mm。
所述箱体进口处的转向辊和托辊的水平间距为4690-4695mm。
所述进口处的纠偏辊和进口处的转向辊水平间距为1250-1255mm。
所述与托辊左右两侧相邻的上刷辊水平间距为1865-1870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2. 本实用新型运行成本低;
3. 本实用新型对环境无污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纠偏装置示意图;
其中:1-箱体;2-转向辊;3-托辊;4-纠偏装置;5-纠偏辊;6-上刷辊;7-下刷辊;8-气缸;9-喷管Ⅰ;10-喷管Ⅱ;11-沉淀池;12-过滤器;13-循环泵;14-手摇盘;15-丝杆;16-立辊;17-排水管;18-钢带。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利国磁性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山西利国磁性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81267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小型化折射散光透镜的结构和背光模组
- 下一篇:一种钢模板打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