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鳗鱼养殖池有效
申请号: | 201720812888.8 | 申请日: | 2017-07-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5177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09 |
发明(设计)人: | 李林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海洋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A01K63/00 | 分类号: | A01K63/00;A01K6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361012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鳗鱼 养殖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产养殖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鳗鱼养殖池。
背景技术
由于鳗鱼的营养价值高,野生鳗鱼已经大大满足不了人们的需求,因为人工养殖鳗鱼成为一大生财之道。由于鳗鱼自身特性,具有善逃、难捕和对水质要求较高的特点,目前使用的鳗鱼池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不易注排水等,不能给鳗鱼提供一个很好的生长环境,导致养殖质量不好,成本高,经济效益低。
如图1,现有的鳗鱼养殖池都是圆弧地面或者方形底面,在池底设有一根用于排水、排污两用的水管。清洗时,人工下池进行排水清洗,这样,鳗鱼易受惊,而且鳗鱼能通过水管流出。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鳗鱼养殖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鳗鱼养殖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养殖池为底部带有隆起部分的“U”形池,所述养殖池底部埋设有连通池底与排水沟的排空管,所述排空管连通池底处设有抽管,抽管一端套接于排空管,另一端露出养殖池,所述隆起部分的顶部安装有排污板,所述排污板下方连通有排污管道,所述排污管道接通到排水沟,所述排污管道上设有拔污管,所述养殖池内设有若干增氧水车。
进一步的,所述抽管与排空管套接处设有螺纹卡座。
进一步的,所述排污板下方设有一个漏斗状的排污出口。
进一步的,所述养殖池长、宽尺寸均为10米-20米。
进一步的,所述养殖池池壁深1米,水深为0.8米。
进一步的,所述排空管和排污管得直径均为0.2米。
进一步的,所述隆起部分的面积为养殖池池底面积的一半,隆起部分的最高点离养殖池池底为0.3米。
进一步的,所述排污板为带有孔状结构的长方形板材。
由上述对本实用新型结构的描述可知,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可以减少人工下养殖池对池底进行清洗,可以节约较大的人工成本,而且人工对池底进行清洗时,池底污物附着使得池塘底面变滑,具有一定的危险性,本实用新型可以降低其危险性。
2、人工对养殖池进行清洗时,鳗鱼容易受到惊吓,产生应激反应,会导致鳗鱼的免疫力下降,传染病犯病率提高,而本实用新型减少了人工清洗,减少甚至消除了该隐患。
3、本实用新型的排空管既能排水又能直接将鳗鱼排出,工作人员在排空管末端对鳗鱼进行收集,抓鱼方便。
4、本实用新型的若干增氧水车,能在对养殖池进行供氧的同时对养殖池造成一个循环水流结构。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传统使用鳗鱼养殖池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鳗鱼养殖池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鳗鱼养殖池的螺纹卡座局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
参考图2和图3,一种鳗鱼养殖池,养殖池2为底部带有隆起部分1的“U”形池,养殖池2底部埋设有连通池底与排水沟3的排空管4,排空管4连通池底处设有抽管5,抽管5一端套接于排空管4,另一端露出养殖池2,隆起部分1的顶部安装有排污板6,排污板6下方连通有排污管道7,排污管道7接通到排水沟3,排污管道7上设有拔污管8,养殖池内设有若干增氧水车9。
抽管5与排空管4套接处设有螺纹卡座10。
排污板下方设有一个漏斗状的排污出口11。
养殖池2长、宽尺寸均为10米-20米。
养殖池2池壁深1米,水深为0.8米。
排空管4和排污管道7的直径均为0.2米。
隆起部分1的面积为养殖池2池底面积的一半,隆起部分1的最高点离养殖池池2池底为0.3米。
排污板6为带有孔状结构的长方形板材。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海洋职业技术学院,未经厦门海洋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81288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装饰组件、壳体组件及其装配方法和移动终端
- 下一篇:一种鳗鱼内循环养殖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