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直下式背光源及液晶显示模组有效
申请号: | 201720813215.4 | 申请日: | 2017-07-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634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09 |
发明(设计)人: | 周福新;郭文;赖春桃;林文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信利半导体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357 | 分类号: | G02F1/13357;G02B6/00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44102 | 代理人: | 邓义华,陈卫 |
地址: | 5166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直下式 背光源 液晶显示 模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背光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直下式背光源及液晶显示模组。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模组在摄氏零度以下响应速度很慢,当温度低于0℃时,液晶材料将变得粘滞,响应速度变慢,动态图像出现拖尾现象甚至不能显示。若温度过低,液晶态就会消失,变成晶体,导致液晶显示模组无法正常显示。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直下式背光源及液晶显示模组。该直下式背光源在低温环境中能够发热,使液晶显示模组的内部温度不会太低,保证液晶显示模组正常工作。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直下式背光源,包括框架和设置在所述框架底部上的线路板,所述线路板面向所述框架的一面上设置有发光器件组;所述线路板面向所述框架的一面上还设置有发热器件组,所述发光器件组和发热器件组分别单独受控。
进一步地,所述发热器件组为红外LED组。
进一步地,所述发光器件组为白光LED组。
进一步地,还包括温度传感器。
进一步地,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在该直下式背光源内,或者,设置在该直下式背光源外,并与驱动IC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框架的顶部设置有光学膜组。
进一步地,所述光学膜组至少包括导光板。
进一步地,所述光学膜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导光板出光面上的若干光学膜。
进一步地,所述框架上设置有遮光片。
一种液晶显示模组,包括上述的直下式背光源。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该直下式背光源在灯条的线路板上设置有发热器件组,可以在液晶显示模组每次开机时都先对所述发热器件组通电发热,再进行画面显示,也可以配合温度传感器形成自动温控回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直下式背光源的正面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直下式背光源的A-A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一
如图1和2所示,一种直下式背光源,包括框架1和设置在所述框架1底部上的线路板2,所述线路板2面向所述框架1的一面上设置有发光器件组3;所述线路板2面向所述框架1的一面上还设置有发热器件组4,所述发光器件组3和发热器件组4分别单独受控。
该直下式背光源在灯条的线路板2上设置有发热器件组4,并通过所述线路板2电连接至驱动IC,由该直下式背光源的驱动IC控制,当液晶显示模组需要长期使用在低温环境中时,可以通过程序控制所述发热器件组4,使所述发热器件组4在每次开机时都先通电加热,再进行画面显示。
当然,该直下式背光源还可以包括有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内部温度,所述温度传感器可以设置在该直下式背光源内,优选也设置在所述线路板2上,并通过所述线路板2电连接至驱动IC,形成自动温控回路;或者,所述温度传感器也可以设置在该直下式背光源外,比如设置在显示面板上或者液晶显示模组内的其它地方上,单独通过FPC或导线电连接驱动IC,形成自动温控回路。
该直下式背光源在低温环境中能够发热,使液晶显示模组的内部温度不会太低,保证液晶显示模组正常工作。
所述发热器件组4优选但不限于红外LED组,所述发光器件组3优选但不限于白光LED组。
所述线路板2远离所述框架1的一面上设置有背板7,所述背板7优选采用金属材料,尤其是导热性能优良的金属材料,比如不锈钢等,可以帮助所述线路板2进行散热。
所述框架1的顶部设置有光学膜组5,所述光学膜组5至少包括导光板,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导光板出光面上的若干光学膜,一般来说,所述导光板的出光面上会依次设置有扩散膜、下增光膜和上增光膜,当然,所述光学膜的数量和类型可视需求而定,不应以此为限;所述框架1上设置有遮光片6,所述遮光片6背向所述框架1的一面为黑色,面向所述框架1的一面为黑色、白色或其它颜色。
实施例二
一种液晶显示模组,包括实施例一中所述的直下式背光源。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但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的形式所获得的技术方案,均应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信利半导体有限公司,未经信利半导体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81321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