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起重机端梁盒体加工的翻转工装有效
申请号: | 201720814328.6 | 申请日: | 2017-07-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551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09 |
发明(设计)人: | 韩红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巨人起重机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Q7/00 | 分类号: | B23Q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家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427 | 代理人: | 陈玄 |
地址: | 4534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起重机 端梁盒体 加工 翻转 工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起重机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起重机端梁盒体加工的翻转工装。
背景技术
起重机是日常生产、维修、搬运过程中一种常用的起重设备,通常情况后下起重机用于悬吊搬运比较笨重的设备。在起重机的加工过程中,端梁盒体是由厚重的钢板焊接而成,焊接而成的端梁盒体体积大、重量大,造成工人在翻转搬运的时候非常吃力,耗费大量的体力,且在翻转搬运时工人的手若手滑导致端梁盒脱落则可能砸到工人的手或脚,造成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用于起重机端梁盒体加工的翻转工装,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工人在翻转搬运端梁盒时节省大量的体力,减少工人的劳动强度,同时避免了工人在翻转搬运过程中手滑导致端梁盒脱落造成的误伤,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用于起重机端梁盒体加工的翻转工装,包括竖直设置的手持杆体,所述手持杆体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两个并排设置的卡柱,两个卡柱之间的间距为H,手持杆体下端固定连接有矩形嵌板,矩形嵌板的下端设有呈“V”字形的嵌口,嵌口的夹角为α,矩形嵌板的一侧设有矩形开口,且矩形开口位于嵌口的上方。
所述嵌口靠近尖部的内侧呈锯齿状。
所述两个卡柱之间的距离H为2厘米~4厘米。
所述两个卡柱之间的距离H为3厘米。
所述嵌口的夹角α为25°~40°。
所述嵌口的夹角α为30°。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该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工人在翻转搬运端梁盒时节省大量的体力,减少工人的劳动强度,同时避免了工人在翻转搬运过程中手滑导致端梁盒脱落造成的误伤,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起重机端梁盒体加工的翻转工装,包括竖直设置的手持杆体1,所述手持杆体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两个并排设置的卡柱2,两个卡柱2之间的间距为H,两个卡柱2之间的距离H为2厘米~4厘米,该实施例中H取3厘米,手持杆体1下端固定连接有矩形嵌板3,矩形嵌板3的下端设有呈“V”字形的嵌口4,嵌口4靠近尖部的内侧呈锯齿状,这样当嵌口4嵌住起重机端梁盒体时,能够增大嵌口4与端梁盒体之间的摩擦力,防止端梁盒体打滑。嵌口4的夹角为α,嵌口4的夹角α为25°~40°,该实施例中α为30°,矩形嵌板3的一侧设有矩形开口5,且矩形开口5位于嵌口4的上方。
该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当工人需要掀起拖动钢板时可以用矩形开口5卡柱钢板,这样既省事又避免了手被钢板划伤,当钢板被焊成端梁盒体以后,用嵌口4卡住盒体的边缘,并将盒体掀起省时省力,用两个卡柱2卡着盒体的边缘对盒体进行翻转,将大大节省了工人的体力,且避免了工人在翻转搬运过程中手滑导致端梁盒脱落造成的误伤,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等同物界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巨人起重机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河南巨人起重机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81432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安全型车床卡盘扳手
- 下一篇:一种用于自动打孔机的中空铝条推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