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土壤生态恢复块有效
申请号: | 201720816624.X | 申请日: | 2017-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1193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23 |
发明(设计)人: | 王伟峰;段玉玺;张立欣;王博;李晓晶 | 申请(专利权)人: | 内蒙古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09C1/00 | 分类号: | B09C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10010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赛罕***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土壤 生态 恢复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土保持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土壤生态恢复块。
背景技术
生态恢复技术,就是指运用生态学原理和系统科学的方法,把现代技术与传统的方法通过合理的投入和时空的巧妙结合,使生态系统保持良好的物质和能量循环,从而达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恢复治理技术,生态恢复技术分为土壤改造技术、植被的恢复与重建技术、防治土地退化技术、小流域综合整治技术、土地复垦技术等五类,例如专利号为201620218948.9的专利,包括呈块状设置的恢复块本体,在恢复块本体内嵌设有植物种子,其中,恢复块本体与植物种子一体成型,该专利虽然一定程度的简单实用,但并不能提高裸露坡地土壤的自我生态修复能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土壤生态恢复块,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土壤生态恢复块,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外壁底端左右两侧均设有吸水孔,所述壳体的顶端安装有顶板,所述顶板的上表面圆周均设有种植孔,所述壳体的内腔填充有土壤,所述壳体的底端安装有储水箱,所述储水箱的顶端安装有箱盖,所述箱盖的顶端设有集水槽,所述集水槽通过导管与箱盖相连,所述导管分别贯穿箱盖和集水槽的外壁,所述储水箱的外壁左右两侧均安装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的底端外壁设有插孔,所述固定座的内腔安装有卡板,所述固定座的内壁圆周均设有限位槽,所述卡板的外壁圆周均安装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与限位槽相匹配,所述卡板的外壁上下两端分别安装有活动杆和插杆,所述活动杆贯穿固定座的顶端外壁,所述活动杆的顶端安装有顶座,所述插杆的底端安装有插头。
优选的,所述导管的内壁顶端设有卡槽,所述卡槽的内侧设有悬浮块,所述导管的内壁安装有支架,所述悬浮块通过拉绳与支架相连,所述拉绳与悬浮块和支架的连接处均设有固定板。
优选的,所述集水槽的内壁顶端安装有框架,所述框架的内侧安装有过滤网。
优选的,所述集水槽的内壁底端安装有斜坡。
优选的,所述顶座的外壁顶端设有加强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土壤生态恢复块,通过储水箱、集水槽和固定座的配合,在降雨时,集水槽对雨水进行收集,雨水经过导管流入至储水箱中,当土壤中的水分饱和时,储水箱对雨水进行储存,待一段时间过后,土壤中的水分被植被吸收后,储水箱中储存的雨水经过吸水孔流入至土壤中,为植被提供成长所需的水分,更加科学的利用雨水,对雨水进行储存,减少雨水的流失,将雨水利用率更大化,从而有效地提高了裸露坡地土壤的自我生态修复能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卡板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悬浮块结构示意图。
图中:1、壳体,2、吸水孔,3、顶板,4、种植孔,5、土壤,6、储水箱,7、箱盖,8、集水槽,9、导管,10、固定座,11、插孔,12、卡板,13、活动杆,14、插杆,15、插头,16、限位槽,17、限位块,18、卡槽,19、悬浮块,20、框架,21、过滤网,22、斜坡,23、加强筋,24、支架,25、拉绳,26、固定板,27、顶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内蒙古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未经内蒙古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81662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