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电流器校验的直流电输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817232.5 | 申请日: | 2017-07-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658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30 |
发明(设计)人: | 段宝柱;李玉彬;郑键;闫志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华电中试电力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72 | 分类号: | H01R13/72;H01R24/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11508 | 代理人: | 郑兴旺 |
地址: | 100000 北京市昌平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电流 校验 直流电 输出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继电保护校验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电流器校验的直流电输出装置。
背景技术
电流器在预先使用时需要对其进行校验,而在校验的时,需要对电流器的正负极施加分别施加直流的正反电压。
现有的校验方便,一般为工作人员通过在干电池的正负极分别焊上导线,在将两根导线分别放置在电流器的正负极,当需要稳定固定时,还需要在导线的端部固定线钳,将线钳夹持在电流器的正负极。当在现场使用时,导线脱落还需重新焊,从而导致影响工作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电流器校验的直流电输出装置,具有提高校验效率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用于电流器校验的直流电输出装置,包括用于放置干电池的容置箱和导线,所述容置箱的内腔设置有分别于干电池正负极正触点和负触点,所述容置箱的外侧设置有与正触点耦接的正母头和与负触点耦接的负母头,所述导线至少设置有两根,每一根导线的一端设置有与正母头/负母头插接的公头,另一端固定设置有线钳。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容置腔的设置便于携带该输出装置,并且在该容置箱内设置正触点和负触点以及分别连接正触点和负触点的正母头和负母头,从而便于插接与导线上的公头插接,线钳的设置便于与电流器固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壳体转动连接有供所述导线缠绕的线盘。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线盘的作用用于收线,可以存储更长的导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容置箱的上端转动连接一盖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盖板的设置盖住容置箱,从而防止干电池掉出。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盖板上设置有卡接件,所述容置箱的外壁设置有与所述卡接件配合的卡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卡接件和卡槽的配合使盖板与容置箱连接的稳固性更高。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容置箱的侧壁设置有供所述线钳夹持的夹持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夹持件的设置具有防止在移动容置箱时,线钳活动所产生的碰撞导致的线钳损坏。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容置箱的侧壁设置有通孔和与通孔插接的放置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有些配电柜中,电流器设置在最里侧,工作人员无法进入配电柜中,导致线钳无法夹持电流器的正负极,这样放置杆的设置具有使线钳能够夹持放置杆,通过放置杆与电流器的正负极抵触,实现供电的效果。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放置杆的一端为圆头,所述圆头的长度大于容置杆的厚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圆头的设置,使其重量较大,从而放置时更佳稳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容置杆背离圆头的一端设置夹持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夹持部的设置使线钳更容易夹持放置杆。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夹持部设置有螺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螺纹的设置使放置杆在被线钳夹持时,摩擦力更大,更佳便于夹持。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容置箱内放置两节干电池,所述容置箱的侧壁设置有条形孔,所述条形孔穿设并转动连接金属板,所述金属板设置在两节干电池之间的间隙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金属板的设置起到开关作用,用于控制两节干电池是否连接。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容置腔的设置便于携带该输出装置,并且在该容置箱内设置正触点和负触点以及分别连接正触点和负触点的正母头和负母头,从而便于插接与导线上的公头插接,线钳的设置便于与电流器固定。
附图说明
图1是直流电输出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容置箱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直流电输出装置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中,1、容置箱;11、卡槽;12、连接杆;13、夹持件;14、通孔;15、条形孔;16、正触点;17、负触点;2、干电池;3、导线;31、公头;32、线钳;4、线盘;5、放置杆;51、圆头;52、夹持部;6、盖板;61、卡接件;7、金属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华电中试电力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北京华电中试电力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81723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红外传感器的安全、节能插座
- 下一篇:一种运行测试上电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