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净化汽车尾气的环保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720818584.2 | 申请日: | 2017-07-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335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23 |
发明(设计)人: | 杨剑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泉州翔龙节能保温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N13/18 | 分类号: | F01N13/18;F01N13/14;F01N1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2000 福建省泉***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净化 汽车尾气 环保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净化汽车尾气的环保设备,属于机械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环保设备是指用于控制环境污染、环保活性炭改善环境质量而有生产单位或建筑安装单位制造和建造出来的机械产品、构筑物及系统。
现有技术公开了申请号为:CN201620439011.4的一种新型净化汽车尾气的环保设备,包括净化器连接法兰盘、净化感应装置、进气锥形管、净化箱,所述净化器连接法兰盘上设置有所述进气锥形管,所述进气锥形管上设置有所述净化感应装置,所述进气锥形管上设置有所述净化箱,所述净化箱上设置有排气锥形管,所述排气锥形管前部设置有隔热降噪衬套,所述隔热降噪衬套内设置有废气净化滤网,所述废气净化滤网后面设置有一级净化室,所述一级净化室后面设置有二级净化室,所述二级净化室上设置有三级净化室。有益效果在于:该净化汽车尾气的环保设备体积小,便于安装,净化效果好,使用成本低,且具有消音效果好的优点。但是其不足之处在于设备为一体化机械,使用时间长久内部沾染的垃圾也会随着增加,无法进行拆卸清洗,需整体更换。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净化汽车尾气的环保设备,以解决设备为一体化机械,使用时间长久内部沾染的垃圾也会随着增加,无法进行拆卸清洗,需整体更换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净化汽车尾气的环保设备,其结构包括进气口、衬垫、夹层内套、金属外壳、消音器、排气口、夹层外套、绝热夹层、载体,所述金属外壳两侧表面形状相同,且相互平行呈圆形,右侧设有消音器,所述进气口侧面圆形直径为5cm,设在金属外壳左侧,所述衬垫为圆柱体结构,焊接在金属外壳内部,占据金属外壳横截面长度2/1为9cm,所述载体外直径,比进气口外直径多增加2cm,所述夹层内套整体结构为圆柱体,设在金属外壳内部,横截面长度为18cm,所述消音器为圆柱体结构与排气口采用过盈配合,所述衬垫通过夹层内套与金属外壳采用过盈配合,所述排气口左侧焊接在金属外壳右侧,与进气口形状相同,所述进气口与排气口侧面间距为18cm,所述金属外壳与夹层内套横截面长度同为18cm,所述夹层外套设在金属外壳表面,且长度相等,所述衬垫与金属外壳侧面间距为3cm,所述绝热夹层整体结构为圆柱体,与金属外壳采用过盈配合,所述夹层外套与绝热夹层相互平行,且形状相同,所述消音器通过排气口连接夹层外套,所述载体侧面圆形直径为7cm,所述绝热夹层外直径,比载体外直径多增加1cm,所述衬垫与载体侧面直径同为7cm,所述金属外壳通过载体与衬垫采用过盈配合,所述夹层外套通过绝热夹层连接载体;所述消音器由声音吸收板、螺栓联杆、支板、陶瓷传感器、消声筒、提环组成,所述声音吸收板为圆柱体结构,右侧与消声筒采用过盈配合,所述螺栓联杆表面为等边三角形,边长为1cm,所述消声筒为圆柱体结构,侧面圆形直径为3cm,左侧顶部与螺栓联杆采用过盈配合,所述支板长度为12cm,所述消声筒表面中央设有陶瓷传感器,所述吸收板与陶瓷传感器侧面间距为6cm,所述支板通过陶瓷传感器连接消声筒,所述提环为圆柱体结构,左侧与消声筒右侧采用过盈配合,所述声音吸收板与提环相互平行,且侧面圆形直径同为3.2cm。
进一步地,所述进气口焊接在金属外壳左侧。
进一步地,所述夹层内套与金属外壳采用过盈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消声筒与排气口采用过盈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排气口焊接在金属外壳左侧。
进一步地,所述绝热夹层与载体采用过盈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陶瓷传感器是利用其晶粒物理特性的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设有消音器,通过声音吸收板将声音吸入至消声筒中,由陶瓷传感器分隔减小声波与外界之间的互动传播,还可通过螺栓联杆进行旋转扭动,由齿轮带动支板将消声筒分离成三节,来清洗消音器内部的灰尘,通过提环能够加固消音器与环保设备之间的连接,防止掉落。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净化汽车尾气的环保设备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消音器内部分解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泉州翔龙节能保温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泉州翔龙节能保温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81858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发动机气缸排气管隔热罩
- 下一篇:一种可重复使用的排气歧管衬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