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综合柜线束布线、并线模板有效
申请号: | 201720818913.3 | 申请日: | 2017-07-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170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16 |
发明(设计)人: | 高原;王超;于肖兵;徐锦标;李峰;张崇;蔡俊嘉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中车浦镇城轨车辆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3/04 | 分类号: | H02G3/04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地址: | 210031 江苏省南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综合 柜线束 布线 模板 | ||
技术领域
实用新型涉及大铁路客车综合控制柜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综合柜线束布线、并线模板。
背景技术
新制造的或检修后的客车车辆,进综合柜的线束分为从车体顶部下来的线束,以及从车下引上的线束,这些线束最终集中并在综合柜内部端子排处,由于线束数量庞大,几乎占据车上所有线束的一半以上,并且线束走位错综繁杂。大量的线束来源不同,最终集中并在两块端子排上,难以有效控制线束长度,长期以来,仅凭工人的经验来布线,布线效率极为低下,更没有一个有效的手段来控制布线的统一、规范性,难以保证布线美观度。此外并线时,作业者要把线束与端子排一一比对,方能并线,并线工序也由此成为瓶颈工序,不能满足精益节拍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综合柜线束布线、并线路径不统一、效率低下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布线、并线路径统一的综合柜线束布线、并线模板。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综合柜线束布线、并线模板,包括设置扎线杆以及进线端的第一模板和设置带有分段区域号的端子排区域标识段的第二模板;
所述扎线杆用于预估线束末端余量;
所述分段区域号用于布线时判别布线路径;
所述的第一模板上的扎线杆以及进线端与综合柜上扎线杆以及进线端相对应,所述第二模板的分段区域号与综合柜上的端子排编号及线束分束号一一对应。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第一模板与模板之间为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模板与第二模板之间采用螺栓与连接片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模板与综合柜布线支架之间采用螺栓连接,且第一模板的连接部为椭圆孔。
进一步的,所述端子排区域标识段与综合柜上的3个相邻端子排段及线束分束号对应。
进一步的,每个所述端子排区域标识段设有路径指示条。
进一步的,每个所述端子排区域标识段设置扫描装置以及与扫描装置连接的警报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部为2个,分别设置在第一模板的两个端角。
本实用新型由两块模板组成,布线以及并线时,可以直观看到线束布线路径方向及并线位置,通过扎线杆以及端子排区域标识段也可以预估线束末端余量,确保并线美观。
布线时,当通过扫描装置扫描每束线束的线束末端上的线束编号与所在分段区域号不符时,警报装置会发出报警声,提示布线错误。第二模板上带有每束线布线路径指示条,可以清楚指示每束线束布线路径方向,通过该端子排区域标识段的线束是上向下或是从下向上的。本实用新型确保布线时布线路径和方式相对唯一固定;
并线时,只需拆除第一模板,将第二模板直接放在综合柜端子排截面上,在并线二次分束时通过第二模板的端子排区域标识段直接确定每小束线捆扎、并线位置。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布线、并线效率得到了大幅提升,满足节拍式工艺流程,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由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
如图1、图2所示,一种综合柜线束布线、并线模板,包括设置扎线杆3以及进线端的第一模板1和设置带有分段区域号10(如10-1、10-2....)的端子排区域标识段4的第二模板2;
所述扎线杆3用于预估线束末端余量;
所述分段区域号10用于布线时判别布线路径;
所述的第一模板1上的扎线杆3进线端与综合柜上扎线杆以及进线端相对应,所述第二模板2的分段区域号与综合柜上的端子排编号及线束分束号一一对应。
所述第一模板1与第二模板2之间为可拆卸连接。
所述第一模板1与第二模板2之间采用螺栓5与连接片6连接。
所述第一模板1与综合柜布线支架之间采用螺栓连接,且第一模板的连接部为椭圆孔7,连接部为2个,分别设置在第一模板的两个端角。
所述端子排区域标识段4与综合柜上的3个相邻端子排段对应。
每个所述端子排区域标识段4设有路径指示条8。
每个所述端子排区域标识4设置扫描装置9以及与扫描装置连接的警报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中车浦镇城轨车辆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南京中车浦镇城轨车辆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81891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桥架分段组件及电缆桥架
- 下一篇:一种方便拆卸的玻璃房输线管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