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再生环保织边带有效
申请号: | 201720819085.5 | 申请日: | 2017-07-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705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12 |
发明(设计)人: | 张金艳;常宇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州尤夫丝带织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27/02 | 分类号: | B32B27/02;B32B27/12;B32B27/36;B32B17/02;B32B17/10;B32B15/02;B32B15/14;B32B15/18;B32B33/00 |
代理公司: | 重庆中之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50213 | 代理人: | 徐凤艳 |
地址: | 313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再生 环保 边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织边带,特别是一种新型再生环保织边带。
背景技术
织边带是一种用作商品标志的小块织物,生产中连续织制成带状,属于商标带的范畴。随着我国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对商标、标牌的意识在增强,同样对制作商标、标签的材质及功能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随着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提出,生态环保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可乐瓶”是以聚乙烯对苯二甲酸酯为材料所制成的,俗称 PET,轻便耐用,但不易自然降解,对生态环境造成了很大的威胁,传统织边带在制作过程中由于生产工艺的限制,很难做到将多种功能集成于一种织边带,特别是将PET材质运用于织造上,但PET材质具有耐磨、吸湿、透性佳等特性,很适合用于制作纺织材料,且市面上能抗静电的织边带却不阻燃,在突遇火灾时,往往会因为织边带的化纤织物等加速火势,使遇难人员生命受到威胁,能阻燃的却无法抗静电,无法防止静电的积聚和高压放电带来的危害,常常在干燥的冬天大量静电集聚而吸附灰尘,放电导致皮肤损伤,且传统织边带常常出现色牢度不足,抗拉断性不够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背景,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再生环保织边带,卫生环保,对不易降解的PET瓶进行回收并加工辗成碎片后,经过抽丝工艺形成长丝结构,因其具有耐磨、吸湿、透性佳等特性,逐渐开始运用于纺织行业,在解决了环境问题的基础上对纺织行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且能抗静电又能阻燃,抗拉断能力强,色牢度高。为了实现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再生环保织边带,包括基布层、阻燃层及上色层,所述基布层包括经纱层、纬纱层、导电纤维层及隔热层,所述经纱层与纬纱层为十字交织的结构,所述经纱层与纬纱层为PET纤维制成,所述PET纤维为回收“可乐瓶”制成的一种可再生纤维材质,所述导电纤维层包括线芯和人造纤维层,所述人造纤维层包裹于线芯外部,所述导电纤维层与纬纱层平行排布且设于经纱层与纬纱层之间的空隙中,所述隔热层包裹于基布层外部,所述隔热层为玻璃纤维的结构;所述阻燃层包裹于隔热层外层,所述上色层设置于阻燃层外部,所述上色层内部设有气孔。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新型再生环保织边带,可以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导电纤维层由不锈钢材质制成。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新型再生环保织边带,可以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阻燃层是由不含卤素的高效有机氮磷化合物阻燃剂制成得一种带状物。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新型再生环保织边带,可以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阻燃层外部包裹着防水材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再生环保织边带,基布层的经纱层和纬纱层采用回收“可乐瓶”制成的一种可再生PET纤维材质,卫生环保,对不易降解的PET瓶进行回收并加工辗成碎片后,经过抽丝工艺形成长丝结构,因其具有耐磨、吸湿、透性佳等特性,逐渐开始运用于纺织行业,在解决了环境问题的基础上对纺织行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导电纤维层由人造纤维层包裹线芯制成,导电纤维层与纬纱层平行排布且设于经纱层与纬纱层之间的空隙中,能更好的防止静电的产生且增加了基布层密度,使产品抗拉断性更好,隔热层包裹于基布层外部,隔热层为玻璃纤维的结构,阻燃层包裹于隔热层外层,阻燃层外部包裹着防水材质,更好的起到阻燃的效果且能防水,上色层设置于阻燃层外部,上色层内部设有气孔,大大的提高了产品的色牢度。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或者优选地描述,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再生环保织边带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再生环保织边带的基布层剖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再生环保织边带的基布层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考附图1至附图3对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再生环保织边带做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州尤夫丝带织造有限公司,未经湖州尤夫丝带织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81908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内窥视免充气喉罩
- 下一篇:一种多媒体观影互动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