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椭圆型气体净化滤管有效
申请号: | 201720822028.2 | 申请日: | 2017-07-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850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2 |
发明(设计)人: | 何晟;何向阳;雷鉴源 | 申请(专利权)人: | 飞潮(无锡)过滤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46/00 | 分类号: | B01D46/00;B01D46/24;B01D46/3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4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椭圆 气体 净化 | ||
一种椭圆型气体净化滤管,是由净化滤管、固定连接法兰、陶瓷滤管、包复滤芯、定位基架、气体净化室组成,其中包复滤芯还包括陶瓷海绵,与现用空气过滤器采用的滤芯滤管相比:好处是在单位面积内滤管过滤孔径密布过滤面积大,可选择二种材料灵活应用,烧结陶瓷粉末或者不锈钢,精密过滤效果强、能够反吹清洗滤芯滤管再生使用寿命长。
技术领域
本设计应用于化工工业及汽车尾气排放过滤,是专为空气净化结构更新换代而设计的创新,具体说是一种椭圆型气体净化滤管,属于环境保护工程领域。
背景技术
一般的陶瓷滤管是圆形的,在过滤容器中的单位面积内,滤管排布少浪费容器空间,降低了过滤容器的使用效果,本设计的一种椭圆型气体净化滤管,其特点是:滤管界面椭圆形, 长径比1-20; 增加了过滤容器单位面积内滤管排布密度, 过滤面积大过滤效果增强,采用两种材料满足应用环境需要,有毒有害气体滤管采用烧结陶瓷粉末或者不锈钢。
发明内容
一种椭圆型气体净化滤管,是由净化室滤管、固定连接法兰、陶瓷滤管、包复滤芯、定位基架、气体净化室组成,其中包复滤芯还包括陶瓷海绵,净化滤管与气体净化室灌通,固定连接法兰热熔焊接在净化室滤管上,陶瓷滤管内置包复滤芯,包复滤芯内置陶瓷海绵,陶瓷海绵裹复在气体净化室周围,定位基架烧结在陶瓷滤管的椭圆端部,陶瓷滤管界面椭圆形,陶瓷滤管的界面长径比1-40。
所述的气体净化室为一种蛋形不锈钢网,蛋形不锈钢网的一端椭圆头上热熔焊接有内螺纹接口,净化室滤管的一端螺纹旋入蛋形不锈钢网上的内螺纹接口,将陶瓷海绵一层一层裹复在气体净化室上,陶瓷海绵是由陶瓷粉末纤维烧结而成。
所述的净化室滤管有二种材质可选用,一种是不锈钢管,一种是高强度陶瓷管,选用不锈钢管材质的净化室滤管的一端与固定连接法兰热熔连接,另一端与气体净化室螺纹连接,选用高强度陶瓷管材质的净化室滤管的一端与固定连接法兰烧结连接,另一端与气体净化室螺纹连接,固定连接法兰材质与所选用的净化室滤管材质相同。
所述的陶瓷滤管过滤孔径大于包复滤芯孔径,当工业废气进入过滤器时,废气中的PM2.5大颗粒杂质被陶瓷滤管过滤挡住,有毒有害气体及小于PM2.5杂质由包复滤芯过滤,再通过陶瓷海绵对废气进一步过滤净化进入气体净化室,由净化室滤管排出。
本设计的一种椭圆型气体净化滤管,其特点是:滤管界面椭圆形, 长径比1-40;增加了过滤容器单位面积内滤管排布密度, 过滤面积大过滤效果增强,采用两种材料满足应用环境需要,有毒有害气体滤管采用烧结陶瓷粉末或者不锈钢。
技术方案
一种椭圆型气体净化滤管,是由净化室滤管1、固定连接法兰2、陶瓷滤管3、包复滤芯4、定位基架5、气体净化室6组成,其中包复滤芯4还包括陶瓷海绵4-1,净化室滤管1与气体净化室6灌通,固定连接法兰2热熔焊接在净化室滤管1上,陶瓷滤管3内置包复滤芯4,包复滤芯4内置陶瓷海绵4-1,陶瓷海绵4-1裹复在气体净化室6周围,定位基架5烧结在陶瓷滤管3的椭圆端部,陶瓷滤管3界面椭圆形,陶瓷滤管3的界面长径比1-40,定位基架5与椭圆型气体净化滤管A底部用胶黏剂连接固定。
所述的气体净化室6为一种蛋形不锈钢网,蛋形不锈钢网的一端椭圆头上热熔焊接有内螺纹接口,净化室滤管1的一端螺纹旋入蛋形不锈钢网上的内螺纹接口,将陶瓷海绵4-1一层一层裹复在气体净化室6上,陶瓷海绵4-1是由陶瓷粉末纤维烧结而成。
所述的净化室滤管1有二种材质可选用,一种是不锈钢管,一种是高强度陶瓷管,选用不锈钢管材质的净化室滤管1的一端与固定连接法兰2热熔连接,另一端与气体净化室6螺纹连接,选用高强度陶瓷管材质的净化室滤管1的一端与固定连接法兰2烧结连接,另一端与气体净化室6螺纹连接,固定连接法兰2材质与所选用的净化室滤管1材质相同,气体净化室6为蛋球形不锈钢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飞潮(无锡)过滤技术有限公司,未经飞潮(无锡)过滤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82202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