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光电倍增管装架的工具有效
申请号: | 201720828426.5 | 申请日: | 2017-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030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1 |
发明(设计)人: | 刘秋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滨松光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J9/18 | 分类号: | H01J9/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70 北京市丰***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光电倍增管 工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电倍增管制作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光电倍增管装架的工具。
背景技术
光电倍增管(Photo Multiplier Tube)是一种灵敏度极高,响应速度极快的光探测器,主要应用在光学测量仪器和光谱分析仪器中。其原理是建立在外光电效应、二次电子发射和电子光学理论基础上,它可以工作在紫外、可见和近红外的光谱区。光电倍增管的制作工艺非常复杂,每个步骤都可能影响光电倍增管的生产效率。
装架,是光电倍增管制作过程中一步重要工艺。装架过程即为将光电倍增管内部的电子聚焦系统和倍增系统用的零件组装到一起形成光电倍增管二次电子倍增的核心装置。其中,电极零件插到基板上是装架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在该环节,传统工艺采用镊子组装,由于电极零件与基板之间狭小的空间,就造成电极零件特别不容易插到基板上,因而增加了装架时间,并且,采用镊子组装还极易造成电极零件形变,由于电极零件形变造成反复装架,反复拆卸,极易造成电极零件及基板污染。因此,严重影响装架的效率,继而影响生产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上述装架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方便人工装架操作的工具。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光电倍增管装架的工具,包括握杆和电极勾,工具总长度为100mm,所述握杆外形为圆柱形,直径为5mm;所述电极勾直径为0.5mm;所述握杆和电极勾之间采用了锥形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工具材料为不锈钢。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本实用新型,非常方便将电极零件插入到基板中,大大提高了装架的效率。通过采用该新型工具,使装架效率提高了至少四倍,明显提高了生产效率和节约了成本。
本实用新型将通过优选的实施例结合附图加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电极零件与基板装架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图。
图中:基板1、电极零件2、握杆3和电极勾4。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将详细叙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案。
如图1,传统工艺,在进行电极零件2插到基板1上的环节时,主要采用镊子调整电极零件2插入基板1的位置,而基板1与电极零件2之间的间隙狭小,镊子较大,操作不方便,因此,就造成电极零件2不容易插进基板1,或在调整过程中发生形变,效率较低。
如图2,本实用新型主要由握杆3和电极勾4两部分构成。工具总长度为100mm,所述握杆外形为圆柱形,直径为5mm;所述电极勾直径为0.5mm;所述握杆和电极勾之间采用了锥形连接。本工具所选材料为不锈钢。为了增加该工具的强度,握杆3和电极勾4之间采用了锥形设计,该设计即保证了电极勾4的细度同时,又很好的增加了本实用新型的强度,使本实用新型在操作时不易形变。通过锥形的连接,增加了握杆3的直径,非常有利于手的握持,大大的方便了工人的装架操作。电极勾4极细。电极勾4既能插入基板1与电极零件2之间的缝隙,又能调整电极零件2插入基板1的位置,电极勾 4的作用主要是对电极零件插入基板的位置进行调整。
本实用新型还可有其他实施例,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实质的前提下,相关技术人员可根据本实用新型做出相应改变或变形,但这些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滨松光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滨松光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82842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机构可抽出式模块化组合电器
- 下一篇:X射线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