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管箱内置式余热回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828745.6 | 申请日: | 2017-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661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02 |
发明(设计)人: | 平佳涛;夏建玲;朱文叶;俞青华;曹舟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双木散热器制造有限公司;上海双木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D7/00 | 分类号: | F28D7/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精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1253 | 代理人: | 冯子玲 |
地址: | 201400 上海市奉***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内置 余热 回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余热回收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管箱内置式余热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由于目前常见的余热回收装置的管箱布置在通风壳体外部,使设备外部凸凹不平,进行外部保温时十分不便。
为了保证换热管可以自由伸缩,管箱和换热管悬空布置,与通风壳体分离。但管箱、换热管受影响会向下沉,这样就会对进出水口接管产生一个力矩,造成进出口接管断裂或变形。
考虑到装置制作和受热膨胀问题,管箱与通风壳体之间需预留一段距离,这样外部热气流会从这段空间通过而没有通过换热管,造成气流短路,严重影响余热装置的热回收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对余热回收装置进行外部保温的操作不便,管箱、换热管悬空会对进、出水口接管产生力矩,造成进、出水口接管断裂或变形,以及管箱与通风壳体之间预留的一段距离,造成内部气流短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管箱内置式余热回收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管箱内置式余热回收装置,该余热回收装置包括进水口接管、前管箱、前管板、后管箱、后管板、换热管、通风壳体和出水口接管,通风壳体的外侧一端部设有进水口接管和出水口接管,前管箱焊接在前管板上,前管板连接换热管,后管箱焊接在后管板上,后管板连接换热管,该余热回收装置还包括前支撑梁和后支撑梁,前管箱和后管箱均设于通风壳体内部,前管箱和后管箱的端部分别设有前支撑梁和后支撑梁,前管箱和通风壳体之间的空间及后管箱和通风壳体之间的空间均采用挡风板密封。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前、后管箱布置在通风壳体内部,使整个通风壳体外部平整,便于通风壳体外部保温操作起来简单、方便。前、后管箱端部分别布置前支撑梁和后支撑梁后,前支撑梁和后支撑梁分别对前、后管箱及与前、后管箱连接的换热管起到支撑作用,消除前、后管箱和换热管由于悬空和重力影响对进、出口水接管产生的力矩,从而避免进、出口水接管损坏。将前、后管箱和通风壳体之间的空间采用挡风板密封,防止壳程气流短路,消除由于气流短路对余热回收效果产生的不利影响。
进一步地,前管箱和后管箱均为半圆形结构。
进一步地,前支撑梁和后支撑梁均采用4mm厚C型板。
进一步地,挡风板采用2mm厚平板。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外部保温方便,同时能消除管箱、换热管悬空对进、出水口接管产生的力矩,并且可以防止内部气流短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图1的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1-3所示,一种管箱内置式余热回收装置,该余热回收装置包括进水口接管1、前管箱2、前管板3、前支撑梁4、后管箱5、后管板6、后支撑梁7、换热管8、通风壳体9和出水口接管10,通风壳体9的外侧一端部设有进水口接管1和出水口接管10,前管箱2和后管箱5均为半圆形结构,前管箱2和后管箱5均设于通风壳体9内部,前管箱2焊接在前管板3上,前管板3连接换热管8,后管箱5焊接在后管板6上,后管板6连接换热管8,前管箱2和后管箱5的端部分别设有前支撑梁4和后支撑梁7,前管箱2和通风壳体9之间的空间及后管箱5和通风壳体9之间的空间均采用挡风板11密封。图1中只显示一小部分换热管8,其实换热管8布满整个进风截面。
本实用新型一种管箱内置式余热回收装置,前管箱2和后管箱5均为半圆形结构,表面不平整,保温不方便,本实用新型将前管箱2和后管箱5均布置于通风壳体9内部,使整个通风壳体9外部平整,便于通风壳体9外部保温操作起来简单、方便。前管箱2和后管箱5的端部分别布置前支撑梁4和后支撑梁7后,前支撑梁4和后支撑梁7分别对前管箱2和后管箱5及与前管箱2和后管箱5分别连接的换热管8起到支撑作用,消除前管箱2、后管箱5和换热管8由于悬空和重力影响对进口水接管1和出口水接管10产生的力矩,从而避免进口水接管1和出口水接管10损坏。将前管箱2、后管箱5和通风壳体9之间的空间采用挡风板11密封,防止壳程气流短路,消除由于气流短路对余热回收效果产生的不利影响。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前支撑梁4和后支撑梁7均采用4mm厚C型板。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挡风板11采用2mm厚平板。
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所属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领域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劳动即可做出的各种修改或变形仍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双木散热器制造有限公司;上海双木机械设备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双木散热器制造有限公司;上海双木机械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82874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