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扩压器和压缩机有效
申请号: | 201720833681.9 | 申请日: | 2017-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48574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2 |
发明(设计)人: | 陈玉辉;张治平;钟瑞兴;蒋楠;刘增岳;周义;蒋彩云;雷连冬;欧阳鑫望;陈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29/46 | 分类号: | F04D29/46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11323 | 代理人: | 廉振保 |
地址: | 519070***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态冷媒 扩压器 压缩机 冷媒 高压液态冷媒 喷孔 雾状 叶轮 本实用新型 喘振现象 换热能力 冷却效果 气态冷媒 液体喷射 直接喷射 中间流道 流道 蒸发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扩压器和压缩机。该扩压器包括本体,所述本体上设置有冷媒喷孔。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当高压液态冷媒通过冷媒喷孔后形成雾状液态冷媒,由于雾状液态冷媒比气态冷媒的换热能力强、且比液态冷媒更容易蒸发,因此,不但能有效提升压缩机中间流道气体的冷却效果,还不会使后面的叶轮中出现液体。此外,通过高压液态冷媒直接喷射,能够有效提升液体喷射的流量,从而提升流道中冷媒的速度,有效克服喘振现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压缩机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扩压器和压缩机。
背景技术
离心压缩机采用多级压缩时,对中间流道气体进行冷却能够提升后面级的压缩效率。制冷离心压缩机中,通常采用闪发器中经过节流的气态冷媒对压缩机中间流道气体进行冷却,但由于气态冷媒的焓值较高,冷却效率一般;同时,由于闪发器压力不能太高,否则容易产生补气带液现象,导致补气的气体量只能在小范围内进行控制。
此外,压缩机在接近喘振区运行时,中间流道内气体量太小,此时需要大量补气以消除喘振,而通过闪发器补气的流量太小不能有效的克服喘振。为此,目前制冷离心压缩机在中间补气提升制冷循环效率与克服喘振通常作为两个单独的控制目标分别进行控制,结构复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一种扩压器和压缩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对中间流道气体的冷却效率不高、不能有效的克服喘振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扩压器,包括本体,所述本体上设置有冷媒喷孔。
作为优选,所述本体上设置有多个冷媒喷孔,所述多个冷媒喷孔沿所述本体的周向设置。
作为优选,所述多个冷媒喷孔排列形成一个环形或多个由内至外依次嵌套设置的环形。
作为优选,每个所述环形包括15-45个所述冷媒喷孔。
作为优选,所述冷媒喷孔的孔径小于或等于0.5mm。
作为优选,所述冷媒喷孔的喷射角度与所述扩压器所构成的扩压器流道内的气流之间的夹角为40-70度。
作为优选,所述本体上形成有冷媒容纳腔,所述冷媒容纳腔与所述冷媒喷孔连通。
作为优选,所述本体的一侧形成有冷媒容纳槽,所述冷媒容纳槽的顶部设置有盖板,所述盖板盖在所述冷媒容纳槽的开口端从而将所述冷媒容纳槽密封形成所述冷媒容纳腔。
作为优选,所述盖板与所述冷媒容纳槽分体式连接或一体成型。
作为优选,所述冷媒容纳槽与所述本体分体式连接或一体成型。
作为优选,所述冷媒容纳槽及所述盖板呈环形。
作为优选,所述冷媒容纳腔上形成有冷媒进口。
作为优选,所述冷媒进口开设在所述盖板上。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压缩机,包括上述的扩压器。
作为优选,所述压缩机还包括用于根据压缩机运行工况调节所述扩压器的喷液流量的流量调节阀,所述流量调节阀设置在与所述扩压器的冷媒容纳腔连接的冷媒输入管路上。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当高压液态冷媒通过冷媒喷孔后形成雾状液态冷媒,由于雾状液态冷媒比气态冷媒的换热能力强、且比液态冷媒更容易蒸发,因此,不但能有效提升压缩机中间流道气体的冷却效果,还不会使后面的叶轮中出现液体。此外,通过高压液态冷媒直接喷射,能够有效提升液体喷射的流量,从而提升流道中冷媒的速度,有效克服喘振现象。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压缩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扩压器的主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83368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旋涡泵的旋转端盖
- 下一篇:一种高温熔盐泵的上传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