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非抗震填充墙有效
申请号: | 201720835928.0 | 申请日: | 2017-07-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569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02 |
发明(设计)人: | 李韧 | 申请(专利权)人: | 辽宁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E04B2/00 | 分类号: | E04B2/00;E04B1/38 |
代理公司: | 沈阳火炬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21228 | 代理人: | 李福义 |
地址: | 121001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抗震 填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技术领域,具体为非抗震填充墙。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住宅建筑产业化的概念逐渐为国家和社会所接受,并快速发展,与以往的现浇建筑施工相比,装配式结构建筑现场安装作业量较少,施工速度快,人工需求量少,产品质量可靠,能有效提高生产效率,缩短施工工期,减少污染降低噪声,符合国家促进住宅建筑产业化的政策。
但是装配式结构工程设计存在的关键问题在与墙体的连接设计,装配式墙体连接的整体性、刚度和承载能力一直是制约装配式结构的重要因素,传统的墙体连接设计整体性、刚度和承载能力较差,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们提出了非抗震填充墙。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非抗震填充墙,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非抗震填充墙,包括墙体,所述墙体的左侧面和上表面均匀固定安装有两个插接装置,所述插接装置包括L形插接柱和插板,所述L形插接柱的凸起处上表面中心处固定安装有插板;
所述墙体的右侧面和下表面均匀开设有两个第一凹槽,且第一凹槽与插接装置配合使用,所述第一凹槽的内腔上壁开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的内腔上壁开设有第三凹槽,且第三凹槽、第二凹槽和第一凹槽交错分布,所述第一凹槽的下端插接有活塞块,所述活塞块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连接杆,且连接杆的左侧为L形,所述连接杆的左侧下端活动插接于墙体中,且连接杆的左侧下端穿过墙体与下夹紧块相连,下夹紧块位于第一凹槽中,所述第二凹槽的内腔上壁的右侧固定安装有上夹紧块,且上夹紧块的前表面和右表面分别与第二凹槽的内腔前壁和右壁相粘贴,所述上夹紧块的中心处横向开设有插接槽,且插接槽的宽度与插板宽度相同,所述第一凹槽中插接有L形插接柱的柱身,所述第二凹槽中插接有L形插接柱的凸起,所述第三凹槽中插接有插板,且插板的上端与活塞块相接触,所述下夹紧块和上夹紧块分别与L形插接柱柱身的下表面和上表面相接触。
优选的,所述L形插接柱的宽度是插板的宽度的3倍。
优选的,所述下夹紧块为凹槽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设计了非抗震填充墙,通过把插接装置插入到第一凹槽后移动,来实现两块墙体的相互卡接,完成墙体的组装,本实用新型安装方便,整体性、刚度和承载能力较强,符合现代人们的需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墙体的上表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墙体的右表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插接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插接装置插入第一凹槽的结构示意剖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插接装置卡接于第一凹槽的结构示意剖图。
图中:1墙体、2插接装置、21 L形插接柱、22插板、3第一凹槽、31第二凹槽、32第三凹槽、33活塞块、34连接杆、35下夹紧块、36上夹紧块、37插接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图2、图3、图4、图5和图6,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非抗震填充墙,包括墙体1,所述墙体1的左侧面和上表面均匀固定安装有两个插接装置2,插接装置2卡接在墙体1中,实现两个墙体1的相互连接,所述插接装置2包括L形插接柱21和插板22,所述L形插接柱21的凸起处上表面中心处固定安装有插板22,第一凹槽3中插接有L形插接柱21的柱身,第二凹槽31中插接有L形插接柱21的凸起,第三凹槽32中插接有插板2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辽宁工业大学,未经辽宁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83592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