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排气管消声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0836926.3 | 申请日: | 2017-07-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335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23 |
发明(设计)人: | 汪家龙;李巍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F01N13/00 | 分类号: | F01N13/00;F01N1/02;F01N1/10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44102 | 代理人: | 何淑珍 |
地址: | 51064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排气管 消声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排气管消声器,属于发动机排气后处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汽车排气噪声已成为影响环境的主要噪声源之一,而加装排气消声器是控制排气噪声的主要方法。由于安装空间的限制,通常无法保证足够大的消声器容积,在较小消声容积的情况下,为了保证良好的消声效果,通常需将消声器内部设计得很复杂,从而导致排气背压增大,发动机功率损失增大,经济性降低,大大降低了消声器工作的可靠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在整个频率范围内消声效果好,同时排气阻力相对较小的汽车排气消声器。
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双排气管消声器,其包括壳体、分别固定于所述壳体两端的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沿壳体轴向方向间隔设置于所述壳体内的第一隔板、第二隔板和第三隔板、进气管、左排气管、右排气管以及若干导流管,所述第一端盖和所述第一隔板之间形成第一腔室,所述第一隔板和所述第二隔板之间形成第二腔室,所述第二隔板和所述第三隔板之间形成第三腔室,所述第三隔板和所述第二端盖之间形成第四腔室;所述进气管呈L形,包括与所述壳体轴线平行的第一管体、垂直所述第一管体的第二管体以及焊接在所述第一管体末端内部的第一导流管、第二导流管和第三导流管,所述第二管体位于所述第一腔室内,所述第一管体分别贯穿所述第一隔板、所述第二隔板和所述第三隔板连通所述第四腔室;所述第一隔板上还贯穿固定有两端连通所述第一腔室和所述第四腔室的第四导流管;所述的第一隔板、第二隔板和第三隔板上还贯穿固定有两端连通所述第一腔室和所述第二腔室的第五导流管;所述左排气管分别穿过并固定在所述第一隔板和所述第一端盖上,两端分别连通所述第二腔室和外部大气;所述右排气管分别穿过并固定在所述第二隔板、所述第三隔板和所述第二端盖上,两端分别连通所述第二腔室和外部大气;所述左排气管在位于所述第一腔室内的管壁上均匀布置有若干第一通孔,所述右排气管在位于所述第四腔室内的管壁上均匀布置有若干第二通孔,所述左排气管在所述第一通孔位置套设有第一吸音棉罩,所述右排气管在所述第二通孔位置套设有第二吸音棉罩,所述第一吸音棉罩、所述第二吸音棉罩和所述第三腔室内均填充有吸音棉。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管体、左排气管、右排气管和各导流管均平行于壳体轴线,平行设置的目的在于方便各消声管路的安装。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隔板、第二隔板和所述第三隔板的边缘均设置有翻边,设置翻边的目的和作用在于有利于将隔板焊接固定于消声器壳体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导流管、所述第二导流管和所述第三导流管外径相等且两两相切。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五导流管的外径小于所述第四导流管的外径,目的和作用在于使更多气流通过第一隔板上的第三通孔流入第二腔室,有利于消除低频噪声。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二通孔的外径与数量均相等,目的和作用在于可用同一套模具开孔,降低生产成本。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隔板和所述第三隔板上分别设有均匀分布的第三通孔和第四通孔,且所述第三通孔的直径大于所述第四通孔的直径。目的和作用在于使消声器第一腔室内的气流通过第三通孔流入第二腔室,第四腔室内的气流通过第四通孔流入第三腔室;第四通孔的直径较小,更有利用消除高频噪声。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吸音棉罩和所述第二吸音棉罩上分别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第五通孔和第六通孔,目的和作用在于使进入吸音棉罩内的气流通过第五通孔和第六通孔排出。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的壳体的横截面呈椭圆形,可从整体上减少消声器的体积和占位。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进气管第一管体末端内部设置三根导流管,能够有效地降低低频噪声,防止尾管爆震;第五导流管与第二腔室共同作用,相当于赫耳姆兹消声器,主要用于低频消音;进气管、导流管与排气管相互作用,形成三管迷路消声器,能很好地消除中高频噪声;所述吸声材料能够有效降低高频噪声;设置双排气管,气流能够更加顺畅地排出,有效降低消声器的压力损失。如此设置,各个频率的噪声都能够有效消除,消声范围广,降噪效果好,同时消声器内气流流通顺畅,压力损失较小,排气背压能够满足相关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消声器剖视图。
图2为图1中A-A剖面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理工大学,未经华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83692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摩托车空气阀
- 下一篇:一种四缸柴油机排气管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