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安防调温阀有效
申请号: | 201720838510.5 | 申请日: | 2017-07-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469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27 |
发明(设计)人: | 陈丽差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丽差 |
主分类号: | F24H9/20 | 分类号: | F24H9/20;F16K11/20;F16K31/6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20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调温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调温阀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安防调温阀。
背景技术
安防调温器技术是针对电热水器内部漏电、外部用电环境安全而提出的附加防漏电技术等多种技术的整合应用并在此基础上加以发明创造的热水器安全专利技术,安防一体型调温器使用水迂回逆流原理,利用水的迂回逆流将漏电电流减弱,同时加长绝缘水流通道的长度,是传统防电墙的十倍以上,采用进口工程塑钢材料,其具有耐高温、耐腐蚀、高承压、温度流量调节装置,完全水电分离,只要是人能触及到的地方都实现了安全保护,全方位保护您安全使用热水器。据不完全统计,国内近78%的家庭存在不同程度的用电安全隐患,无接地或接地不可靠,线路老化、零火线、接地不正确。而传统防电墙或防电管不能安全杜绝用电环境带来的漏电隐患。
但现有的安防调温器,设计都不太好,都是通过延长水管,利用水的阻值来降低用水的电压,都需要考虑延伸水管来提高安全性,在调节电热水器的冷热水的时候,调节不当热水可能直接冲喷头流出,可能对人造成严重的烫伤,无法体现安全性,也无法满足当人们对该种产品的需求。
所以,如何设计一种安防调温阀,成为我们当前要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防调温阀,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安防调温阀,包括调温阀主体,所述调温阀主体的顶部设有冷水管及设置在调温阀主体顶部的热水管构成,且所述冷水管贯穿设置于所述调温阀主体内,所述热水管贯穿设置于所述调温阀主体内,所述调温阀主体的一侧设有冷水调温扭头和热水调温扭头,且所述冷水调温扭头和热水调温扭头均嵌入设置于所述调温阀主体内,所述冷水管和热水管的一侧均设有迂回逆流器,且所述冷水管和热水管均贯穿于所述迂回逆流器,所述冷水管和热水管的一侧均设有混合管,且所述混合管贯穿设置于所述冷水管和所述热水管内,所述混合管的内部设有防逆流器,且所述防逆流器嵌入设置于所述混合管内,所述防逆流器的底部设有调温出水口,且所述调温出水口嵌入设置于所述防逆流器内,所述冷水管和热水管的内部均设有泄压保护器,且所述泄压保护器均嵌入设置于所述冷水管和热水管内。
进一步的,所述调温阀主体的一侧设有我温度计,且所述温度计嵌入设置于所述调温阀主体内。
进一步的,所述冷水管和热水管的一侧设有绝缘胶体,且所述绝缘胶体分别与所述冷水管和热水管过强力胶紧密粘合。
进一步的,所述迂回逆流器的内部设有迂回逆流板,且所述迂回逆流板与所述迂回逆流器之间贴合。
进一步的,所述防逆流器的内部设有热敏感应器,且所述热敏感应器与所述防逆流器通过防水胶粘合,且热敏感应器和所述防逆流器电性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种安防调温阀,改进了原有安防调温阀的缺点,设有迂回逆流板,增加了迂回逆流器的迂回路径,从而增加了水流的电阻,大大的提高了安防调温阀的安全性,也使该种安防调温阀在市场上获得更多的认可,设有热敏感感应器,在调节水温得时候,热水的温度过高时,热水管的流量会相应减少,冷水管的流量会增大,防止过热的水对人体造成烫伤,提高了该种安防调温阀的安全性,使得该种安防调温阀能够在社会上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调温阀主体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调温阀主体;2-冷水调温扭头;3-螺纹出水口;4-热水调温扭头;5-温度计;6-冷水管;7-热水管;8-绝缘胶体;9-迂回逆流器;10-混合管;11-防逆流器;12-热敏感应器;13-调温出水口;14-迂回逆流板;15-泄压保护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丽差,未经陈丽差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83851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