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便捷式提琴音质训化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0840959.5 | 申请日: | 2017-07-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2145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23 |
发明(设计)人: | 陈世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世江 |
主分类号: | G10D3/00 | 分类号: | G10D3/00 |
代理公司: | 台州市南方商标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33225 | 代理人: | 郭建平 |
地址: | 3176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便捷 提琴 音质 训化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乐器器乐领域,具体是一种便捷式提琴音质训化器。
背景技术
提琴,其琴板振动系统包括琴马、琴板、指板、音柱、低音梁等。 新琴的琴板由于分子结构排列紧密、振动系统内的各部件还不能协调配合,以致振动发出的声音干且燥。 一般需要经过两年以上的正确拉奏使用 ( 自然的振动 ) 后,由于琴板分子结构排列松驰和各系统自然协调的振动使得提琴的音质变得成熟、圆润和通透。
以往,新加工的提琴的开音,通常需要使用者平时断断续续的使用的频率,通过弓上的弓毛不断的对琴弦进行摩擦共振,并经过较长时间(一至三年)对琴板振动系统以及琴弦振动系统进行持续的激励,从而在整体上提高其音质。
本发明人申请了专利公告号为CN 105869611 A公开了一种弦乐器音质训化装置,包括机座、弦乐器夹具装置与拉线传动装置,所述弦乐器夹具装置包括升降机构与夹紧机构,夹紧机构固定在升降机构上并随升降机构上下平移,弦乐器安装于夹紧机构上;所述拉线传动装置包括动力机构、从动机构、微调弹性机构与传动带,传动带绕设在动力机构与从动机构之间,微调弹性机构匹配在传动带上并促使传动带始终保持合适的张紧度;弦乐器通过升降机构的上下移动保持所有的琴弦同时与传动带匹配摩擦接触。这种装置,占地面积大,需要在车间完成训化过程。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便捷式提琴音质训化器,它携带方便,可以随时随地的对提琴进行音质训化。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一种便捷式提琴音质训化器的技术解决方案为:
一种便捷式提琴音质训化器,包括底板、以及通过平移机构与底板连接并可相对底板上下移动的滑板,所述底板上设有丝杆,丝杆连接在滑板背面的丝杆块上,通过转动丝杆,驱动滑板相对底板上下平移;所述滑板上分布有拉线传动机构,所述拉线传动机构包括呈三角分布的一个主动滚轮与两个从动滚轮,所述主动滚轮通过马达带动;一传动带绕设在主动滚轮、从动滚轮上;所述底板的顶部、两侧分别设有提琴夹头装置,所述提琴夹头装置包括支撑杆,支撑杆的一端固定在底板上,另一端设有夹头;所述夹头夹紧提琴琴体;
所述便携式提琴音质训化器还包括有传动带涨紧机构,所述传动带涨紧机构包括设于呈三角形的传动带的两腰位置的两个涨紧轮,所述涨紧轮匹配对应传动带。
所述夹头与支撑杆之间设有伸缩装置。
所述伸缩装置包括活动套筒,活动套筒套设在支撑杆上,所述支撑杆与活动套筒匹配的一端具有空腔,所述空腔内壁设有弹性片,弹性片的一端与空腔内壁点焊,另一端固定有插销,所述插销匹配于支撑杆的插销孔并通过弹性片的弹性作用延伸至支撑杆的外侧;所述活动套筒上设有若干与插销匹配的定位孔,若干定位孔沿活动套筒轴向呈间隔分布。
所述伸缩装置包括插杆,所述插杆的一端安装有夹头,另一端插设在支撑杆的插孔内,所述支撑杆上设有螺孔,所述螺孔贯通至插孔,在螺孔内螺接有紧钉螺丝,在插孔与插杆之间设有压板,所述压板上设有定位槽,紧钉螺丝匹配在定位槽内。
所述底板顶部设有两组提琴夹头装置,分设在丝杆的两侧并对称分布。
本实用新型可以达到的技术效果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便捷式提琴音质训化器,采用3-4个夹头夹住提琴边缘,使整个提琴音质训化器支撑立于提琴上并垂直于提琴琴板,整体结构简单,外形小巧,携带方便,在使用时,通过丝杆带动滑板下移并使传动带与提琴的所有琴弦共同接触,最后马达驱动传动带旋转,这样,提琴的琴弦得到持续的摩擦共振,从而使提琴在短时间内达到自然、圆润、通透的理想音质状态;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便捷式提琴音质训化器,固定有夹头的活动套筒相对支撑杆可伸缩,这样,可实现对大、中、小提琴的夹紧固定。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具有三组提琴夹头装置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具有四组提琴夹头装置的立体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拉线传动机构的处于停机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拉线传动机构的处于工作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拉线传动机构的具有传动带涨紧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底板顶面的夹头与支撑杆之间的伸缩装置的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世江,未经陈世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84095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