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便于整拼撕离的FPCA双面胶离型膜有效
申请号: | 201720840973.5 | 申请日: | 2017-07-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621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5 |
发明(设计)人: | 刘开发;黎忠良;郭进;王玉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鑫联信智能系统集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J7/40 | 分类号: | C09J7/4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1102 福建省厦门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便于 整拼撕离 fpca 双面 胶离型膜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便于整拼撕离的FPCA双面胶离型膜,它包括离型膜主体,离型膜主体的外模型刀具切线延伸至FPC预留开窗口内;该预留开窗口缩小,所述外模型刀具切线缩短在预留开窗内且不闭合,所述离型膜主体不完全冲断。本实用新型的用于FPCA双面胶离型膜的使用,使同一大拼版上不同小pcs产品的双面胶离型膜在外型裂片后仍然连起来;在撕裂产品上的离型膜时,一次可以撕掉同一拼板上所有小pcs的离型膜,使撕膜变得轻松快捷;能够有效提升双面胶离型膜撕离效率,节约作业工时,同时能够提高材料的利用率,节约材料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FPC产品的离型膜,特别是指一种便于整拼撕离的FPCA双面胶离型膜。
背景技术
离型膜是指表面具有分离性的薄膜,常情况下是为了增加塑料薄膜的离型力。FPC模切产品到客户端组装后,重离型膜并不去除,需要经过运输到终端组装时才会撕开,故客户设计模切件时一般要求不能换原底纸,或要求重离型不能超过40g,故针对FPC产品选用轻离型为小于3g离型膜才能稳定生产。
参照图2,目前同领域产品在外型裂片时,是将每个pcs的FPC同双面胶一起完全裂片的。由于现有的双面胶离型膜需要预留撕手位置4,所需要的FPC预留开窗口3长度尺寸大,外模型刀具切线2再预留开窗口3内呈闭环结构,离型膜主体1在预留开窗口3内的切断处5直接切断,致使每pcs产品上的离型膜是独立的,在撕离时需要对每个产品撕一次,作业繁琐;同时加大排版面积,造成材料浪费。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于整拼撕离的FPCA双面胶离型膜,以克服现有的FPC产品上离型膜撕离操作繁琐、预留撕手排版大、浪费材料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便于整拼撕离的FPCA双面胶离型膜,它包括离型膜主体,离型膜主体的外模型刀具切线延伸至FPC预留开窗口内。预留开窗口尺寸缩小,所述外模型刀具切线缩短在预留开窗口内且不闭合,所述离型膜主体不完全冲断。进一步地,预留开窗口的长度缩小5~10倍,优选缩小8.5倍。在贴双面胶前,在FPC上预冲一个开口,贴上双面胶后再外型裂片时,对先前预冲切的位置不再冲切,达到FPC外型可以完全成型,而双面胶离型膜有连接点的目的。
由上述对本实用新型结构的描述可知,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本实用新型的用于FPCA双面胶离型膜的使用,使同一大拼版上不同小pcs产品的双面胶离型膜在外型裂片后仍然连起来;在撕裂产品上的离型膜时,一次可以撕掉同一拼板上所有小pcs的离型膜,使撕膜变得轻松快捷;能够有效提升双面胶离型膜撕离效率,节约作业工时,同时能够提高材料的利用率,节约材料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双面胶离型膜切口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背景技术的双面胶离型膜切口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便于整拼撕离的FPCA双面胶离型膜,它包括离型膜主体1,离型膜主体1的外模型刀具切线2延伸至FPC预留开窗口3内。预留开窗口3尺寸缩小,进一步地,预留开窗口3的长度缩小5~10倍,优选缩小8.5倍。该外模型刀具切线2缩短在预留开窗口3内且不闭合,该离型膜主体1不完全冲断。在贴双面胶前,在FPC上预冲一个预留开窗口3,贴上双面胶后再外型裂片时,对先前预冲切的位置不再冲切,达到FPC外型可以完全成型,而双面胶离型膜有连接点的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用于FPCA双面胶离型膜的使用,使同一大拼版上不同小pcs产品的双面胶离型膜在外型裂片后仍然连起来;在撕裂产品上的离型膜时,一次可以撕掉同一拼板上所有小pcs的离型膜,使撕膜变得轻松快捷;能够有效提升双面胶离型膜撕离效率,节约作业工时,同时能够提高材料的利用率,节约材料成本。
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构思并不局限于此,凡利用此构思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属于侵犯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行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鑫联信智能系统集成有限公司,未经厦门鑫联信智能系统集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84097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连接两个化工容器的过渡阀门
- 下一篇:挑担式吊篮操作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