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应用于惰性气体保护下无氧密闭系统的汽水分离出口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843123.0 | 申请日: | 2017-07-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854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2 |
发明(设计)人: | 宋杰;王朋坤;陈建成;杞晓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艾洛益(杭州)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19/14 | 分类号: | B01J19/14;F25D17/02;F25D1/02;F26B21/00;F16J15/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1215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应用于 惰性气体 保护 下无氧 密闭 系统 汽水 分离 出口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工业上广泛使用的应用于惰性气体保护下无氧密闭系统的汽水分离出口装置。通过水幕和循环水以及汽水分离技术将高温连续工件从惰性气体保护下的无氧密闭系统中导出,通过控制外循环水与内循环水的热交换过程控制内循环水水温,控制内循环水的流量和流速使内循环水与高温工件进行可控热交换,实现对工件的降温或控温操作。内循环水与热工件换热后部分生成水蒸气,形成的水幕将无氧密闭系统的惰性气体与外界空气隔离。外循环水通过热交换冷凝翅片使水蒸气冷凝液化,热交换后,升温的外循环水经室外凉水塔冷却后进入再循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连续生产线密封系统,特别涉及使用循环水将受惰性气体保护的无氧化系统与外界空气隔离的一种出口装置。
背景技术:
工业制造领域需要将连续生产线的部分生产单元设置为无氧密闭系统,高温工件在完成所需的生产加工步骤后需要进行降温、控温处置并将工件导出无氧密闭系统,进入后续生产加工流程。
传统的密闭隔离技术多用于独立加工或非连续的生产体系,针对高温、易氧化的连续生产线,如何建立无氧密闭的生产环境,使连续工件出入时保持系统隔离,其关键是出入口装置。
物理隔离通常分为接触式隔离和非接触式隔离两种,接触式隔离主要是通过密封材料如普通橡胶,耐温橡胶,特殊塑料,特殊金属等以硬接触方式实现的隔离,非接触式隔离则是通过特殊液体或气体作为介质以软接触方式实现的隔离。选择接触式或非接触式隔离取决于加工工件,工况环境,生产工艺和产品要求等。针对材料表面态要求高,以及高温、易氧化等条件和环境要求,可采用非接触式隔离。对规模化连续生产体系来说,选择合适的工作媒介对生产成本,产品质量,生产环境等方面来讲是非常重要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针对连续生产线惰性气体保护下的无氧密闭系统使用水幕和循环水,通过汽水分离技术将高温连续工件从无氧密闭的加工系统导出到后续生产单元3的一种出口装置,其特征在于通过水幕使内循环水与具有一定温度的工件进行可控热交换,达到冷凝降温和控制温度的目的。循环水与热工件换热后部分生成水蒸气,水蒸气与通有外循环水的热交换冷凝翅片作用得以将水蒸气冷凝液化。水幕还将无氧密闭系统中的惰性气体与外界隔离。
本实用新型的汽水分离装置是由入口喷气腔体10,水汽冷凝腔体20,出口水幕腔体30,脱水干燥系统40,内循环水系统50,外循环水系统60以及换热器70构成。
入口喷气腔体10通过小口径管槽12与无氧密闭系统2连接,管槽12四周接有数把气枪11,高温连续工件4经由管槽12进入喷气腔体10,气枪11对着工件喷吹惰性气体,喷气腔体出口处有低洼导水渠13收集并引导冷凝液化水和倒流的内循环水,气枪喷吹惰性气体形成的气体屏障将水蒸气与无氧密闭系统2隔离。
水汽冷凝腔体20与入口喷气腔体10接连,由数组热交换冷凝翅片21,系列工件托架22,管槽23及回水槽24构成,用以将热工件与冷却水作用生成的水蒸气进行冷凝液化。管槽23与管槽12相连,连接区域上端开口便于通过观察窗6观察工件状况。入口喷气腔体10与水汽冷凝腔体20共享回水槽24,用以回收冷凝液化水和倒流的内循环水,外循环水流经热交换冷凝翅片21与水蒸气进行热交换并将水汽冷凝液化,工件托架22对连续工件4进行导引和支撑。
出口水幕腔体30通过管槽32与水汽冷凝腔体20连接,管槽32上装有数把水枪31,连续工件4经管槽32进入水幕腔体30后,再经过水枪31 对其喷淋,大流量喷淋水幕使工件充分沉浸于内循环水中,水幕将水汽与外界空气隔离。出口水幕腔体使热工件经由水幕后进入脱水干燥系统。
汽水分离出口装置1在将工件4导出后需进行脱水和表面干燥处理,脱水干燥系统40是由数把喷淋水枪41对工件进行喷淋控温,工件由托架43导向支撑,喷淋水经回水池44收集,风刀42对工件强力吹风使工件脱水干燥,回水管5将回水槽24中的水导入回水池44收集,回水池连接内循环水回路5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艾洛益(杭州)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艾洛益(杭州)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84312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收集刀片的可拆卸刀具
- 下一篇:一种小片太阳能电池板的取放镊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