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显示模组有效
申请号: | 201720843330.6 | 申请日: | 2017-07-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6340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09 |
发明(设计)人: | 付常露 | 申请(专利权)人: | 信利半导体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33 | 分类号: | G02F1/1333;G02F1/133;G02F1/13357;G02B6/00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44102 | 代理人: | 邓义华,陈卫 |
地址: | 5166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显示 模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技术,尤其涉及一种显示模组。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工业的蓬勃发展,欧系车厂对车载显示模组的尺寸要求越来越大,绑定在液晶显示面板上的驱动IC的数量和功耗也在不断增加,导致驱动IC的发热越来越明显,过高的温度容易导致驱动IC的功能退化和寿命衰减,因此,驱动IC的散热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显示模组。该显示模组能够将驱动IC产生的热量均匀地传导到上金属架的表面,有利于提高上金属架的散热效率。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显示模组,包括上金属架和设置在所述上金属架内的背光源及显示面板,所述上金属架包括具有视窗开口的顶面和四个侧面;所述显示面板靠近所述上金属架顶面的一面上绑定有驱动IC;所述上金属架的顶面内侧上设置有导热层。
进一步地,所述导热层为石墨片、纳米碳铜箔、纳米铝箔或导热管中的一种。
进一步地,所述导热管包括吸热端和散热端,所述吸热端设置在对应于所述驱动IC的位置上,所述散热端设置在远离所述驱动IC的位置上。
进一步地,所述显示面板包括相对设置的上基板和下基板,所述上基板和下基板之间设置有液晶层;所述驱动IC绑定在所述下基板靠近所述上金属架顶面的一面上。
进一步地,所述背光源包括下金属架、设置在所述下金属架内的导光板,以及设置在所述导光板入光面的灯条;所述下金属架的侧面和所述上金属架的侧面相扣合。
进一步地,所述导光板的入光面上设置有至少一光学膜。
进一步地,所述导光板远离出光面的一面上设置有反射片。
进一步地,所述导光板和下金属架之间还设置有胶架,所述胶架上设置有遮光片,所述显示面板通过所述遮光片和所述背光源粘贴在一起。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该显示模组在所述上金属架的顶面内侧设置一层导热层,能够将所述驱动IC产生的热量均匀地传导到所述上金属架的表面,不仅有李云提高所述上金属架的散热效率,而且能够防止所述驱动IC产生的热量在局部区域聚积,以免显示模组功能障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显示模组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背光源的导热层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的背光源的导热管的示意图一;
图4为图1所示的背光源的导热管的示意图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说明。
如图1和2所示,一种显示模组,包括上金属架1和设置在所述上金属架1内的背光源及显示面板,所述上金属架1包括具有视窗开口的顶面和四个侧面;所述显示面板包括相对设置的上基板21和下基板22,所述上基板21和下基板22之间设置有液晶层;所述背光源包括下金属架31、设置在所述下金属架31内的导光板32,以及设置在所述导光板32入光面的灯条33;所述下金属架31的侧面和所述上金属架1的侧面相扣合。
所述上金属架1的顶面内侧上设置有导热层4。
该显示模组在所述上金属架1的顶面内侧设置一层导热层4,能够将所述驱动IC 23产生的热量均匀地传导到所述上金属架1的表面,不仅有李云提高所述上金属架1的散热效率,而且能够防止所述驱动IC 23产生的热量在局部区域聚积,以免显示模组功能障碍。
所述导热层4优选为平面导热性能良好的材料,比如石墨片、纳米碳铜箔、纳米铝箔或较薄的导热管等中的一种。
若所述导热层4为导热管,则如图3和4所示,所述导热管包括分别位于两端吸热端和散热端,或者,包括位于中间的吸热端和两端的散热端;所述吸热端设置在对应于所述驱动IC 23的位置上,所述散热端设置在远离所述驱动IC 23的位置上。
所述显示面板的下基板22在远离所述驱动IC 23的一面上设置有散热片5,从背面对所述驱动IC 23产生的热量进行散发;所述显示面板的下基板22在靠近所述驱动IC 23的一面上设置有主屏FPC 24,优选地,所述散热片5延伸并粘贴在所述主屏FPC 24上,进一步增加所述散热片5的散热面积。
所述散热片5优选具有良好平面导热性能的石墨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信利半导体有限公司,未经信利半导体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84333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直下式液晶显示器
- 下一篇:一种直下式背光源及液晶显示模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