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取栓支架及取栓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845275.4 | 申请日: | 2017-07-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85519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1 |
发明(设计)人: | 于海瑞;邹秋华;郭远益;苗琳莉;金巧蓉;谢志永 | 申请(专利权)人: | 微创神通医疗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7/221 | 分类号: | A61B17/221 |
代理公司: | 上海思微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37 | 代理人: | 王仙子 |
地址: | 201318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支架 血栓 凹陷 远端 抓取 栓装置 本实用新型 开放式结构 网孔状结构 血管壁 斑块 破碎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取栓支架及取栓装置,所述取栓支架包括:第一取栓支架和第二取栓支架;所述第一取栓支架和所述第二取栓支架均为网孔状结构;所述第一取栓支架的远端为开放式结构;所述第二取栓支架包括第一部分,所述第一部分露出于所述第一取栓支架的远端,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一取栓支架的远端形成一凹陷,由此,不仅所述第一取栓支架和所述第二取栓支架能够固定血栓,提高对于血栓的抓取能力,而且所述凹陷能够抓捕脱落的血栓,使得脱落的血栓限制在所述凹陷内,从而可以进一步提高对于血栓的抓取能力,避免在取栓过程中血管壁上的斑块和破碎的血栓块很容易脱落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取栓支架及取栓装置。
背景技术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是由于脑部血流的突然阻塞而引起局部脑组织缺血坏死而致的神经组织损伤。70%~80%有严重症状需要做动脉造影的病人可以见到栓子或血栓的阻塞,而较大血管栓塞的致死率在53%~92%。血管的再通是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关键。目前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常规方法包括两大类:机械取栓和血管内溶栓。
机械取栓的发展经历了以下几种方法:血栓切除术,这种方法取栓较为彻底,但是对血管壁损伤过大,极易引起各种并发症;激光碎栓,操作难度大,激光能量过低则无效,能量过高则损伤血管,同样易引起各种并发症;抓捕器取栓,操作简单,对血管壁损伤很小,但是经常不能套住血凝块;捕栓网取栓,操作简单,但因体积较大而无法在颅内血管内使用。
血管内溶栓是通过导管把溶栓剂注入病变所在的血管内的病灶附近,在病灶局部瞬间形成很高的溶栓剂浓度,加快血栓溶解速度,进而增加血管再通的机会。静脉或动脉溶栓治疗对颈内动脉末端和大脑中动脉M1段的近端血栓效果很差,这在很大程度上与血凝块绝对体积过大有关。有关研究发现,颈内动脉末端的平均血栓体积(0.4ml)要比大脑中动脉M2段血栓(0.03ml)大一个数量级。如此之大的血凝块负荷显然能够抵抗酶的消化作用,也就是说,需要极大剂量的溶栓药才能使其溶解,但是这样又容易引起各种并发症,风险较高。
中国实用新型专利03210077.9公开了一种椭球形血管远端保护器,其包括设有骨架的两端尖的椭球形保护器主体和多孔的高分子膜,高分子膜覆盖在骨架上部,以允许正常血流通过而将由脱落的斑块或形成的血栓等固体颗粒滤住,从而保护下游血管不被堵塞。中国实用新型专利200620164685.4则公开了一种用于下肢动脉的取栓器,其由伞、主轴杆、推拉杆、内外套管、外套管芯组成,伞由形状记忆合金丝制成,通过两长一短的三爪按一定角度与主轴干焊接在一起而形成,且伞周边附有网状结构,以滤住血栓。美国专利申请2007/0005103、2008/0243170、2011/0098738也公开了类似构造的捕栓装置,其中包括框架和附着于框架的过滤网或膜,用以滤住血栓。上述取栓装置体积较大,因而无法在颅内血管内使用。
此外,利用目前的取栓装置,在取栓过程中血管壁上的斑块和破碎的血栓块很容易脱落,流向远端血管,造成新的栓塞。据报道,约有70%的血管介入取栓手术中观察到了有血栓碎片和碎块流向远端血管,这增加了患者血管再栓塞的风险。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取栓装置,以提高取栓效果,避免/降低血栓脱落而导致的血管再栓塞问题,避免因取栓治疗引起的并发症,并能适用于颅内等更为细小的血管,成了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取栓支架及取栓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取栓装置在取栓过程中血管壁上的斑块和破碎的血栓块很容易脱落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取栓支架,所述取栓支架包括:第一取栓支架和第二取栓支架;所述第一取栓支架和所述第二取栓支架均为网孔状结构;所述第一取栓支架的远端为开放式结构;所述第二取栓支架包括第一部分,所述第一部分露出于所述第一取栓支架的远端,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一取栓支架的远端形成一凹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微创神通医疗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未经微创神通医疗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84527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