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腔体滤波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0845382.7 | 申请日: | 2017-07-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747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06 |
发明(设计)人: | 蔡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通宇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P1/207 | 分类号: | H01P1/207 |
代理公司: | 深圳瑞天谨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44340 | 代理人: | 张佳 |
地址: | 528437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滤波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信传输装置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腔体滤波器。
背景技术
腔体滤波器被广泛的用于射频、微波等通信领域,是通信传输过程中的一种频率过滤装置,能够对需要的频段的信号进行选择,对不需要频段的信号进行抑制。
当前腔体滤波器的工作频率均较为单一,通用性较差,是实用于小范围的工作频率,无法适用于大范围的工作频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腔体滤波器,以解决现有的腔体滤波器通用性较差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腔体滤波器,其包括腔体、盖板,盖板固定安装在腔体上,以与腔体构成封闭空间;腔体滤波器进一步包括支撑柱、谐振板、调谐筒以及调谐杆,支撑柱设置于腔体内,谐振板固定安装在支撑柱上,调谐筒设置在谐振板上,调谐杆活动设置于盖板上,且部分容置于调谐筒内。
其中,腔体滤波器包括两个支撑柱,谐振板固定安装于两个支撑柱上,调谐筒设置在谐振板上,且位于两个支撑柱之间。
其中,谐振板通过螺钉或焊接方式固定安装在多个支撑柱上。
其中,两个支撑柱相对腔体的中心轴对称设置。
其中,调谐筒的中心轴、调谐杆的中心轴与腔体的中心轴重合。
其中,调谐杆通过螺纹连接活动设置于盖板上。
其中,调谐筒与谐振板为一体结构。
其中,调谐筒通过卡合、铆接或焊接的方式设置在谐振板上。
其中,谐振板为圆形或方形。
本实用新型腔体滤波器包括腔体、盖板,盖板固定安装在腔体上,以与腔体构成封闭空间;腔体滤波器进一步包括支撑柱、谐振板、调谐筒以及调谐杆,支撑柱设置于腔体内,谐振板固定安装在支撑柱上,调谐筒设置在谐振板调谐杆活动设置于所述盖板上,且部分容置于调谐筒内。本实用新型腔体滤波器中调谐杆活动设置于调谐筒内,可根据调谐杆容置于调谐筒内的多少来调节滤波器的工作频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腔体滤波器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图1是本实用新型腔体滤波器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腔体滤波器100包括腔体11、盖板12、支撑柱13、谐振板14、调谐筒15和调谐杆16。
其中,盖板12固定安装在腔体11上,与腔体11构成封闭空间。
支撑柱13设置于腔体11内,即位于封闭空间内,其与腔体11连接为一体,支撑柱13可以通过铆接、焊接、螺钉固定等方式固定设置在腔体11内,也可以与腔体11为一体结构。支撑柱13用于支撑谐振板14,在腔体滤波器100中可以设置多个支撑柱13,在本实施例中,则设置有两个支撑柱13。
谐振板14固定安装在支撑柱13上,可通过螺钉17或焊接等多种方式固定在支撑柱13上,本实施例腔体滤波器100中有两个支撑柱13,相应的谐振板14两端分别固定在两个支撑柱13上。谐振板14可以为圆形或方形,也可为其他形状。本实施例中为方形。
调谐筒15设置在谐振板14上,穿设于谐振板14,调谐筒15与谐振板14可以通过卡合、铆接或焊接等方式连接,二者也可为一体结构。且在本实施例中,调谐筒15位于两个支撑柱13之间。
调谐杆16与调谐筒15配合使用以调节腔体滤波器100的工作频率,其活动设置于盖板12上,部分容置于调谐筒15内。具体来说,调谐杆16通过螺纹连接活动设置于盖板12上,因此拧转调节调谐杆16可使其伸入或退出腔体11,即伸入或退出调谐筒15。
当拧转调谐杆16使其伸入调谐筒15中,即容置于调谐筒15内的部分变多时,调谐筒15与调谐杆16之间的相对面积增大,从而增加调谐杆16与谐振板14之间的电容耦合,电容耦合越强,腔体滤波器100的工作频率就越低;反之,当拧转调谐杆16使其退出调谐筒15,即容置于调谐筒15内的部分变少时,腔体滤波器100的工作频率升高。
本实施例中,当调谐杆16的调节距离较长时,腔体滤波器100的工作频率调节范围也会较大,且通过调节调谐杆16,能够快速实现腔体滤波器100工作频率的切换。
从腔体滤波器100的整体结构上来说,调谐杆16与调谐筒15的设置不会影响到腔体滤波器100中其他部分的设置,对于腔体滤波器100的结构不会造成过大影响,因此设计起来也较为简单,能够缩短产品研发周期。
更进一步,本实施例中两个支撑柱13相对腔体11的中心轴对称设置。且调谐筒15的中心轴、调谐杆16的中心轴与腔体11的中心轴重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通宇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通宇通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84538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