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散热装置及机箱有效
申请号: | 201720847242.3 | 申请日: | 2017-07-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354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23 |
发明(设计)人: | 单建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罗森伯格技术(昆山)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7/20 | 分类号: | H05K7/20 |
代理公司: | 苏州铭浩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2246 | 代理人: | 王军,赵欣 |
地址: | 215345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散热 装置 机箱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子器件散热技术,尤其是涉及一种散热装置及机箱。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电力技术的快速发展,电子元件的模块化和集成度大幅度提高,集成度越高,电子元件产生的热量就越高,如果不能及时将这些热量散去, 电子设备工作的可靠性就会大幅度降低,甚至出现无法正常运行,为确保发热电子元件能正常运行,通常在发热电子元件上安装散热装置,排出其所产生的热量。
CN203225987公开了一种具有独立风道的散热装置,该专利采用上抽风式散热方式,上抽风下吸风的形 式可以避免灰尘或其他污染介质落入散热装置内,造成损失,另外风机采取四周排风上方封闭的方式也可以避免灰尘和电介质粉 尘等落入,提高散热效果,同样降低安全隐患。
但上述方案结构过于复杂,不易于生产和组装,而且大功率机箱结构本身较为复杂,热源和散热器距离布置往往较远,上述方案的独立风道设计无法对较远距离的热源进行有效散热,尤其无法解决大功率机箱散热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散热装置及机箱,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可靠,散热效果好,并可适用于大功率电子器件散热,并可对较远距离的热源进行有效散热。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散热装置,所述散热装置包括独立风道模块和至少一个热管散热器,所述热管散热器包括依次连接的集热片、热管和散热翅片,所述独立风道模块内形成空腔,所述独立风道模块上集成有风扇,所述独立风道模块侧部形成开口,所述散热翅片自所述开口延伸入所述空腔内。
优选地,所述散热翅片密封所述开口,使得所述独立风道模块形成密封的散热通道。
优选地,所述独立风道模块包括至少两个风道子模块,每个所述风道子模块内设置一个热管散热器。
优选地,多个所述热管散热器层叠设置。
优选地,所述散热翅片包括复数个子翅片,每相邻两个子翅片之间形成导风通道,所述风扇设置在正对着所述导风通道的位置。
优选地,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独立风道模块上相对于所述风扇的一侧设置有出风口。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另一种方案,一种机箱,所述机箱包括上述所述的散热装置。
优选地,所述机箱侧壁上形成有至少一个安装孔,所述散热装置的独立风道模块分别设置在所述安装孔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模块化风道,结构简单,通用性强,方便组合拆卸。
2) 独立风道密封效果好,有效避免漏风,强制风冷效率高。
3)结合热管散热器形成整体方案,可以对距离机箱内较远的热源进行有效散热。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散热装置结构装配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散热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是安装有实施例一中散热装置的机箱装配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散热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5是安装有实施例二中散热装置的机箱装配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附图标记:
1、机箱,11、安装孔,2、热管散热器,21、散热翅片,211、子翅片,212、导风通道,22、热管,23、集热片,3、独立风道模块,31、风道子模块,32、开口,33、出风口,4、风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散热装置包括热管散热器2和独立风道模块3, 所述独立风道模块3集成有风扇4,所述热管散热器2一端连接到独立风道模块3,另一端与电子元件形成热交换,通过实现模块化生产和模块化组装,有效提高部件的通用性,结合热管散热器的远距离传输热量的性质可以对距离较远的热源进行有效散热,设备通用性大大提高。
具体地说,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热管散热器2包括散热翅片21、热管22和集热片23,所述集热片23与机箱内的电子元件形成热交换,所述热管22将所述散热翅片21和集热片23连接,所述热管22一端与所述集热片23接触连接,其另一端延伸至所述散热翅片21内,并与所述散热翅片21形成热连接,所述热管22起到传热的作用,热量从集热块23传递到热管22,再传递到散热翅片21,散热翅片21通过风扇强制对流散热。所述散热翅片21包括若干子翅片211,每个子翅片呈鳍片状结构,每相邻两个子翅片之间形成一个导风通道21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罗森伯格技术(昆山)有限公司,未经罗森伯格技术(昆山)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84724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3D打印过程中的粉末回收装置
- 下一篇:一种多孔钒铬钛材料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