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生态水培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0847393.9 | 申请日: | 2017-07-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357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27 |
发明(设计)人: | 王小磊;龚兴军;马聪聪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八本堂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31/02 | 分类号: | A01G31/02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32200 | 代理人: | 李明 |
地址: | 211300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生态 水培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生态水培系统,特别涉及一种包括曝气单元的生态水培系统。
背景技术
已知,研究人员公开了一种管式水培系统,包括营养液池、营养液供给管、营养液回流管、水泵、比例施肥器、消毒器、支架和若干水培管,并且水培管从上到下平行的固定在支架上,上下相邻的两个水培管之间通过一个U形连接管连接,并且在每个种植管的上部开设定植孔,该系统通过水泵将营养液输送至种植管内,并且使用方便、结构简单。此外,公开了一种多层式水培种植架,包括支撑架和置于所述支撑架上的若干上下排列的水培管,水培管上开有定植孔,相邻水培管之间通过连通管连通,水培管与进液管和出液管连通。该方案中,由于相邻水培管之间需要一个U形管相连接,在经过多个的U型管后,使得营养液的循环大大受阻;另一方面,由于该方案需要一个大型的中心支撑架做支撑,在成本投入、场地建设和包装运输等方面具有劣势。
目前,在生态水培系统中,就增氧功能方面而言,增氧部分设置在营养液池中,即给营养液池中的营养液增氧,需经水泵及管路输送至植物根系,由于输送过程中的温度变化及液槽中的腐化分解消耗造成氧气输送到根系时浓度不高,仍存在增氧不充分的问题;由于水培管为半封闭状态,存在种植管内营养物质滞留问题,需要定期清理滞留在种植管的物质,如藻类、植物根系纤维、叶片等,如果长期不清理,则会导致整个水培系统的营养液变质及堵塞,影响植物营养的供给,甚至会影响整个水培系统的稳定性。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生态水培系统,所述生态水培系统包括配液池、位于所述配液池的下部并与所述配液池相连通的进液管、位于所述配液池的上部并与所述配液池相连通的第一回液管、与所述第一回液管和所述进液管相连通并设有杀菌装置的第二回液管、与所述进液管相连通的曝气单元、与所述曝气单元和所述第一回液管相连通的水培管,其中,所述配液池内包括上部的搅拌泵、位于所述搅拌泵两侧的导流管、与所述导流管相连通的溢流管,所述溢流管与水位控制管相连通,所述水位控制管用于控制所述溢流管内的液位,所述溢流管与所述水培管为连通管。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生态水培系统包括多个营养液的循环回路,所述循环回路为单向循环。
作为一种改进,通过所述导流管的营养液输入和所述水位控制管的营养液输出来控制所述所述溢流管内的液位,即控制水培管中的液位。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水位控制管的管口沿其中心轴线移动。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曝气单元的出水口直接与所述水培管相连接,利用所述曝气单元与所述水培管的液位差,推动液体循环过程。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曝气单元包括横管部分,所述横管部分位于所述水培管的上方,通过调整所述曝气单元相对于所述水培管的位置来控制营养液中溶解氧含量及营养液的循环速度。
作为一种改进,通过调整所述曝气单元的进气量来调整营养液中溶解氧含量及营养液的循环速度。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曝气单元包括缩颈部,所述缩颈部的横截面自下而上逐渐减小。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曝气单元包括排液部,所述排液部设有排液插件,并且所述排液插件的内部具有多个独立空间。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曝气单元为所述生态水培系统中的营养液或水体的循环提供动力。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2)能够方便快速的调节水培管中的水位,保证水培植物获得均匀、充足的水分或营养液;
(3)有效提高营养液或水中的溶解氧含量,增氧后的营养液直接进入植物根系,避免水中氧气在输送过程中的逸出,提高了根系增氧效果;
(4)精细控制每根水培管中的营养液的溶解氧含量及流速,实现一个水培系统中多种植物的混合种植;
(5)水培管中无隔断,水培系统中的营养液全部参与水培系统的循环,避免了营养液滞留,浓度降低的问题,还提高了生态水培系统的自净能力;
(6)多种循环回路,充分应对水培植物在不同生长周期对营养液浓度的需求;
(7)使整个生态水培系统更稳定;
(8)提高了节能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水培系统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水培系统的曝气单元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八本堂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八本堂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84739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处理效果良好的保密碎纸设备
- 下一篇:碎纸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