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陶瓷轴承有效
申请号: | 201720848828.1 | 申请日: | 2017-07-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292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26 |
发明(设计)人: | 刘修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宁科巍轴承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C33/34 | 分类号: | F16C33/34;F16C35/06;F16C33/76;F16F15/129 |
代理公司: | 浙江杭州金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33100 | 代理人: | 王丽丹,吴关炳 |
地址: | 3144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陶瓷 轴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陶瓷轴承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陶瓷轴承。
背景技术
陶瓷轴承作为一种重要的机械基础件,由于其具有金属轴承所无法比拟的优良性能,抗高温、超强度等在新材料世界独领风骚。
原有的轴承在旋转餐桌上使用时长时间受到油污和灰尘的影响,导致旋转精度下降,并且受到局部不平衡压力的影响导致轴承轴套磨损较为严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陶瓷轴承,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原有的轴承在旋转餐桌上使用时长时间受到油污和灰尘的影响,导致旋转精度下降,并且受到局部不平衡压力的影响导致轴承轴套磨损较为严重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陶瓷轴承,包括下轴承套、轴向辅圆柱滚子和主圆锥滚子室,所述下轴承套的下侧表面中间位置处设置有下轴承套盖板,所述主圆锥滚子室安装在下轴承套盖板的上侧靠近下轴承套的内侧表面,所述下轴承套盖板的上侧表面中间位置处靠近主圆锥滚子室的内侧设置有主滚子转轴,所述轴向辅圆柱滚子安装在主滚子转轴的外侧靠近下轴承套盖板的上侧表面,所述轴向辅圆柱滚子的上侧靠近主圆锥滚子室的内侧表面设置有主圆锥滚子,所述下轴承套的上侧表面设置有上轴承套,所述上轴承套的下侧表面靠近下轴承套的上侧表面设置有负载平衡滚珠室,所述负载平衡滚珠室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负载平衡滚珠,所述负载平衡滚珠的左侧靠近下轴承套的上侧表面设置有防尘沟槽,所述上轴承套的上侧表面中间位置处设置有减震垫片,所述减震垫片的下侧靠近上轴承套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压套固定环,所述减震垫片的上侧表面靠近压套固定环的上侧设置有轴承承载压套,所述负载平衡滚珠室的外侧靠近防尘沟槽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平衡滚珠保持架。
优选的,所述主圆锥滚子与上轴承套盖板之间通过轴向辅圆柱滚子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主圆锥滚子与上轴承套盖板之间通过主滚子转轴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上轴承套与下轴承套之间通过防尘沟槽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上轴承套与下轴承套之间通过负载平衡滚珠转动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科学合理,使用安全方便,轴承的外侧上下轴承套连接处设置有防尘沟槽,可以保证轴承在长时间运转中不受到油污和灰尘的干扰,从而保证了轴承的转动精度,并且防尘沟槽的内侧设置有平衡滚珠,在轴承受到不平衡,不均匀的轴向负载时,通过滚珠可以减少对轴承套转动时所受的局部不平衡压力,以减少轴承的磨损确保轴承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中:1-下轴承套盖板、2-下轴承套、3-防尘沟槽、4-上轴承套、5-上轴承套盖板、6-轴承承载压套、7-压套固定环、8-减震垫片、9-主滚子转轴、10-主圆锥滚子、11-负载平衡滚珠室、12-负载平衡滚珠、13-轴向辅圆柱滚子、14-主圆锥滚子室、15-平衡滚珠保持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陶瓷轴承,包括下轴承套2、轴向辅圆柱滚子13和主圆锥滚子室14,下轴承套2的下侧表面中间位置处设置有下轴承套盖板1,主圆锥滚子室14安装在下轴承套盖板1的上侧靠近下轴承套2的内侧表面,下轴承套盖板1的上侧表面中间位置处靠近主圆锥滚子室14的内侧设置有主滚子转轴9,轴向辅圆柱滚子13安装在主滚子转轴9的外侧靠近下轴承套盖板1的上侧表面,轴向辅圆柱滚子13的上侧靠近主圆锥滚子室14的内侧表面设置有主圆锥滚子10,下轴承套2的上侧表面设置有上轴承套4,上轴承套4的下侧表面靠近下轴承套2的上侧表面设置有负载平衡滚珠室11,负载平衡滚珠室11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负载平衡滚珠12,负载平衡滚珠12的左侧靠近下轴承套2的上侧表面设置有防尘沟槽3,上轴承套4的上侧表面中间位置处设置有减震垫片8,减震垫片8的下侧靠近上轴承套4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压套固定环7,减震垫片8的上侧表面靠近压套固定环7的上侧设置有轴承承载压套6,负载平衡滚珠室11的外侧靠近防尘沟槽3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平衡滚珠保持架1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宁科巍轴承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海宁科巍轴承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84882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