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于51单片机的热释电红外报警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849229.1 | 申请日: | 2017-07-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638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09 |
发明(设计)人: | 武建卫;刘跃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G08B13/191 | 分类号: | G08B13/191 |
代理公司: | 南京钟山专利代理有限公司32252 | 代理人: | 戴朝荣 |
地址: | 210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51 单片机 热释电 红外 报警装置 | ||
1.一种基于51单片机的热释电红外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单片机、红外感应模块、复位电路、按键控制模块、电源模块、LED指示灯和报警电路,单片机是报警装置的控制核心,红外感应模块与单片机连接用于感应探测移动人体,复位电路与单片机连接用于复位单片机状态,按键控制模块与单片机连接用于手动操作控制,电源模块与单片机连接用于提供直流电源,LED指示灯与单片机连接用于操作指示,报警电路与单片机连接用于发出报警信息。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51单片机的热释电红外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感应模块具体为,接头P5的2脚连接电容C8一端、电容C9一端、发光二极管L3阳极以及电源VCC,接头P5的1脚连接电容C8另一端、电容C9另一端,电阻R24一端并接地,发光二极管L3阴极连接电阻R24另一端,传感信号集成芯片BISS0001的1脚连接接头P1的2脚,传感信号集成芯片BISS0001的2脚连接电阻R3的一端,传感信号集成芯片BISS0001的3脚连接电阻R4一端,电阻R4另一端连接可变电阻R13一端和控制端,可变电阻R13另一端连接电容C5一端和传感信号集成芯片BISS0001的4脚,电容C5的另一端接地,传感信号集成芯片BISS0001的5脚连接电阻R6一端、电容C5一端,电阻R6的另一端连接传感信号集成芯片BISS0001的6脚,电容C5的另一端接地并且连接传感信号集成芯片BISS0001的7脚,传感信号集成芯片BISS0001的8脚连接电阻R5的一端,电阻R5的另一端连接电源VCC、接口P1的1脚、按钮Q1的1脚、传感信号集成芯片BISS0001的11脚、电阻R9的一端,电阻R9的另一端连接传感信号集成芯片BISS0001的9脚,传感信号集成芯片BISS0001的10脚连接电阻R10一端,电阻R10另一端接地,传感信号集成芯片BISS0001的12脚连接电容C4一端、电阻R7一端,电容C4另一端连接电阻R8一端、可变电阻R12一端和控制端、传感信号集成芯片BISS0001的13脚,电阻R7另一端连接可变电阻R12另一端,电阻R8另一端连接电容C3一端,电容C3另一端连接电阻R2一端、传感信号集成芯片BISS0001的16脚、电容C2一端,电阻R2另一端连接传感信号集成芯片BISS0001的15脚、电容C2另一端、电阻R11一端,电阻R11另一端连接电容C7一端,电容C7另一端连接接头P1的3脚并接地,传感信号集成芯片BISS0001的14脚连接按钮Q1的2脚、电容C1一端、电阻R1一端,电容C1的另一端和电阻R1的另一端接地。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51单片机的热释电红外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单片机和复位电路包含,AT89C51单片机U1的1脚连接电阻R3另一端,AT89C51单片机U1的9脚连接电容C23负极、按钮开关S1一端、电阻R20一端,电容C23正极和按钮开关S1另一端连接电源VCC,电阻R20另一端连接接口J1的1脚、电容C21一端、电容C22一端、AT89C51单片机U1的20脚并接地,AT89C51单片机U1的10脚连接接口J1的3脚,AT89C51单片机U1的11脚连接接口J1的2脚,接口J1的4脚连接电源VCC,AT89C51单片机U1的18脚连接电容C21另一端、晶振管Y1一端,AT89C51单片机U1的19脚连接电容C22的另一端、晶振管Y1的另一端,AT89C51单片机U1的40脚连接电源VCC。
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51单片机的热释电红外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键控制模块包含,按钮开关S2、S3、S4的一端接地,按钮开关S2、S3、S4的另一端分别连接AT89C51单片机U1的1、2、3脚。
5.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51单片机的热释电红外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LED指示灯包含,蜂鸣器B1负极接地,蜂鸣器B1正极连接三极管Q3的集电极,三极管Q3的发射极连接电源VCC,三极管Q3的基极连接电阻R31一端,电阻R31另一端连接AT89C51单片机U1的24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未经南京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849229.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汽车防盗报警玻璃膜
- 下一篇:多功能办公桌的调整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