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两轮机车测速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849537.4 | 申请日: | 2017-07-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333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23 |
发明(设计)人: | 程海玲;王剑平;张果;欧阳鑫;杨晓洪;车国霖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P3/36 | 分类号: | G01P3/36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530 | 代理人: | 陈敏 |
地址: | 650500 云南省昆明***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轮机 测速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车测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两轮机车测速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出现的能够安装在两轮机车或自行车上的无线测速或记录里程的装置大多数是采用磁感应方式来实现的。该方式是在两轮机车或自行车车轮上安装一块磁铁,然后和减震上的感应装置搭配使用,这种方式要求磁铁必须牢牢固定在轮子上,但是目前两轮机车和自行车的钢圈辐条不统一、差距大,安装起来不方便,两轮机车在颠簸的路上行驶时磁铁特别容易脱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磁铁特别容易脱落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两轮机车测速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设计一种两轮机车测速装置,包括两个粘扣带,两个粘扣带分别绑扎在两轮机车的两个液压杆上,两个粘扣带上分别设有位置相互对应的激光接收器和激光发射器,所述激光接收器和激光发射器均通过导线连接有仪表,且仪表安装在机车上,所述仪表包括微控制器最小系统电路、电源模块和显示屏,所述微控制器最小系统电路的输入端通过导线与电源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电源模块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显示屏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微控制器最小系统电路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显示屏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微控制器最小系统电路的输出端通过导线分别与激光接收器和激光发射器连接。
优选的,两个所述液压杆上均套接有壳体,且粘扣带位于壳体的内部,两个壳体上分别开设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且第一通孔与激光接收器匹配安装,所述第二通孔与激光发射器匹配安装。
优选的,所述粘扣带的上下两端均通过胶带与液压杆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两轮机车测速装置,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加入激光发射器和激光接收器,车轮在转动的情况下,会对激光发射器发射的激光进行遮挡,影响激光接收器接收激光,从而对车轮的转速进行检测;通过加入粘扣带,用于对激光发射器和激光接收器进行安装和拆卸,而且粘扣带安装在液压杆上,使得激光发射器和激光接收器的稳定性提高,在行驶过程中不易发生松动脱落现象。本实用新型外形简单,不仅方便对车轮的转速进行检测,而且还能方便安装和拆卸,低碳环保,适宜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两轮机车测速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两轮机车测速装置的系统框图。
图中:车轮1、粘扣带2、第一通孔3、固定轴4、第二通孔5、壳体6、液压杆7、激光接收器8、激光发射器9、微控制器最小系统电路10、显示屏11、仪表12、电源模块13、胶带1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2,一种两轮机车测速装置,包括两个粘扣带2,两个粘扣带2分别绑扎在两轮机车的两个液压杆7上,粘扣带2的上下两端均通过胶带14与液压杆7连接,用于粘扣带2和液压杆7之间连接的稳定性,两个液压杆7上均套接有壳体6,且粘扣带2位于壳体6的内部,两个壳体6上分别开设有第一通孔3和第二通孔5,且第一通孔3与激光接收器8匹配安装,第二通孔5与激光发射器9匹配安装,粘扣带2位于壳体6的内部,用于对粘扣带2进行防护,避免粘扣带2受外界环境的影响,使得粘扣带2的牢固性提高,从而使得激光接收器8和激光发射器9处位置的稳固性提高,而且两个液压杆7通过固定轴4活动连接车轮1,从而使得激光接收器8和激光发射器9对车轮的转速进行测量。
两个粘扣带2上分别设有位置相互对应的激光接收器8和激光发射器9,激光接收器8和激光发射器9均通过导线连接有仪表12,且仪表12安装在机车上,仪表12包括微控制器最小系统电路10、电源模块13和显示屏11,微控制器最小系统电路10的输入端通过导线与电源模块13的输出端连接,电源模块13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显示屏11的输入端连接,微控制器最小系统电路10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显示屏11的输入端连接,微控制器最小系统电路10的输出端通过导线分别与激光接收器8和激光发射器9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理工大学,未经昆明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84953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