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清淤机器人车体有效
申请号: | 201720849668.2 | 申请日: | 2017-07-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5681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02 |
发明(设计)人: | 张伟;李瑞峰;梁培栋;陶金;陈俊宏;梁凤顺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泉州)哈工大工程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E02F5/28 | 分类号: | E02F5/28;E02F9/08 |
代理公司: | 泉州市博一专利事务所35213 | 代理人: | 方传榜,庄俊佳 |
地址: | 362000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清淤 机器人 车体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智能机器人设备及其零配件领域,更具体地说是一种清淤机器人车体。
背景技术
涵洞是指在公路工程建设中,为了使公路顺利通过水渠不妨碍交通,设于路基下修筑于路面以下的排水孔道(过水通道),通过这种结构可以让水从公路的下面流过。阴沟是把排水沟上面盖上盖子,这样的排水沟就叫阴沟。通常指至地表面距离较小的排水沟。涵洞、阴沟、明渠在使用过程中,会混入塑料袋、布料、树枝、毛发等杂物,并伴随着泥沙沉降,导致排水通道的堵塞,堵塞后不能发挥正常功能,涵洞和阴沟内的水流无法正常排出,会造成公路的损坏,明渠的水位过高溢出渠道,影响人们正常出行和生活。公路涵洞、阴沟和小型明渠等过水通道,在堵塞的情况下大型设备是无法进行疏通操作,清理比较困难,常常采用人工加简易设备的方式进行清理,消耗大量人力,且存在一定的危险性。
现有的吸淤车进行涵洞、阴沟、明渠清淤作业时,沙子容易沉积,无法抽吸干净,而且需要人工拿着吸淤口进行作业,在进行清淤时将存在很大的风险隐患而且清理效果不理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是一种清淤机器人车体,其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和缺点,提供一种清淤机器人车体,它可以更好地应用于清淤机器人的使用,使该机器人不仅可以更好地安装各种零部件,使之可以更好地进行整机承载,而且可以使该清淤机器人更好地适用于不同工作环境,提高其工作的稳定性和适应性。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清淤机器人车体,包括车体,所述车体包括一上部敞空的框架车架,所述框架车架前侧壁上开设有进泥口,所述框架车架后侧壁下部开设有输送管,后侧壁上部固定装设有一对称设置的吊耳以及一用于固定装设激光雷达的安装架;所述框架车架的左、右两侧壁的底部分别对称开设有两驱动车轮安装座和一从动车轮安装座,该左、右两侧壁中部分别开设有一链条托轮安装座,该链条托轮安装座用于安装链条张紧轮,该左、右两侧壁前上部分别装设有用于安装清淤机器人提升机构的提升机构安装座。
更进一步,所述框架车架的左、右两侧壁的后上部分别开设有拖耳。
更进一步,所述框架车架的左、右两侧壁上还开设有若干个用于安装传感器的传感器安装孔。
通过上述对本实用新型的描述可知,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本实用新型可以更好地应用于清淤机器人的使用,使该机器人不仅可以更好地安装各种零部件,使之可以更好地进行整机承载,而且可以使该清淤机器人更好地适用于不同工作环境,提高其工作的稳定性和适应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清淤机器人车体,包括车体,所述车体包括一上部敞空的框架车架1,所述框架车架1前侧壁上开设有进泥口2,所述框架车架1后侧壁下部开设有输送管3,后侧壁上部固定装设有一对称设置的吊耳4以及一用于固定装设激光雷达的安装架5;所述框架车架1的左、右两侧壁的底部分别对称开设有两驱动车轮安装座6和一从动车轮安装座7,该左、右两侧壁中部分别开设有一链条托轮安装座8,该链条托轮安装座8用于安装链条张紧轮,该左、右两侧壁前上部分别装设有用于安装清淤机器人提升机构的提升机构安装座9。
更进一步,所述框架车架1的左、右两侧壁的后上部分别开设有拖耳10。
更进一步,所述框架车架1的左、右两侧壁上还开设有若干个用于安装传感器的传感器安装孔11。
本实用新型可以更好地应用于清淤机器人的使用,各个安装座分布更加合理,使该机器人不仅可以更好地安装各种零部件,使之可以更好地进行整机承载,而且可以使该清淤机器人更好地适用于不同工作环境,提高其工作的稳定性和适应性。
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构思并不仅局限于此,凡是利用此构思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非实质性地改进,均应该属于侵犯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行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泉州)哈工大工程技术研究院,未经福建(泉州)哈工大工程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84966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三维三元锂离子电池钢塑膜
- 下一篇:一种圆柱形电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