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组装式柱箍筋有效
申请号: | 201720851361.6 | 申请日: | 2017-07-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170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23 |
发明(设计)人: | 胡琦忠;潘紫蕾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天和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C5/02 | 分类号: | E04C5/02;E04C5/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3000 浙江省湖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组装 式柱箍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矩形柱的箍筋,特别涉及一种组装式柱箍筋。
背景技术
授权公告号为CN202324347U、申请日为2011年11月21日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可组装的柱封闭箍筋,其由四段端部带有弯钩的箍筋组成;该四段箍筋依次连接并围成一方形结构,或者与柱截面一致的闭合结构;每一箍筋的一端设有一180°弯钩,另一端设有一90°弯钩;所述180°弯钩和相邻箍筋的90°弯钩相连,相连后,将90°弯钩进一步折成135°弯钩或者180°弯钩,然后用扎丝与柱钢筋绑扎牢固。
上述专利中,连接件数量少,连接时也非常方便,但是,其缺点在于在完成连接后需要将90°弯钩折成135°弯钩或者180°弯钩,而此时箍筋由于是围在柱子的钢筋外的,加上箍筋为较粗的钢筋结构,对四个90°弯钩进行弯折的难度较大,使得上述专利中的柱封闭箍筋安装较为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组装式柱箍筋,在完成组装后无需对钢筋结构进行弯折,具有方便安装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组装式柱箍筋,包括围设在柱钢筋外的边框以及位于边框呈内纵、横交错设置的箍筋支条,所述边框由若干两端分别卡设在相邻两柱钢筋上的外层箍筋,卡设在同一柱钢筋上的两所述外层箍筋的卡设方向相反;所述箍筋支条的两端卡设于两柱钢筋上。
如此设置,通过将外层箍筋的两端卡到两相邻柱钢筋上,以此采用多个外层箍筋在整个柱钢筋外围成一圈形成边框,在此基础上,将多个箍筋支条的两端卡接到两侧的柱钢筋上,在边框内形成纵、横交错的结构形成完整的柱箍筋,通过相邻两外层箍筋卡设到同一柱钢筋上后产生相反的拉力,以此形成稳定的连接结构,并对每一根柱钢筋进行定位,在完成柱箍筋安装后无需其他操作,非常简单、方便。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外层箍筋和箍筋支条的两端均通过弯折形成有卡钩,同一所述外层箍筋和和箍筋支条的两卡钩的开口方向均呈相对设置。
如此设置,通过折弯成的卡钩进行卡接,使得外层箍筋和箍筋支条的生产非常简单,且在安装时较为简单。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外层箍筋中至少设置有一个调节箍筋,所述调节箍筋包括第一段、第二段以及用于连接第一段、第二段的第一螺母段,所述第一段的一端设置有折弯、另一端设置有第一螺纹段,所述第二段和第一段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一螺母段上贯穿设置有与第一螺纹段配合的第一螺纹孔,位于所述第一螺母段两端的第一螺纹孔的螺旋方向相反。
由于在外层箍筋的第二个卡钩卡设时,需要拨动柱钢筋,使其发生一定的弯曲后才能完成卡接,因此,在依次安装外层箍筋的过程中,最后的一、二根外层箍筋在安装时,会发生因为柱钢筋已经被定位而不易甚至发生无法弯曲的情形。因此通过上述设置,通过调节箍筋的设置使得其长度可以进行调节,在安装时可以通过转动第一螺母段来调长调节箍筋,安装后再转动第一螺母段来调短调节箍筋,使得调节箍筋的两端都卡设到柱钢筋上,从而简化安装难度。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箍筋支条包括第三段、第四段以及用于连接第三段、第四段的第二螺母段,所述第三段的一端设置有折弯、另一端设置有第二螺纹段,所述第四段和第三段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二螺母段上贯穿设置有与第二螺纹段配合的第二螺纹孔,位于所述第二螺母段两端的第二螺纹孔的螺旋方向相反。
如此设置,作用同调节箍筋,用于降低安装难度。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外层箍筋位于两卡钩之间的部位呈倾斜设置,所述外层箍筋两端的卡钩间的高度差为一个外层箍筋的厚度。
如此设置,增加相邻两外层箍筋间的关联,使得形成的边框整体性更强,提高整体的结构强度。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箍筋支条位于两卡钩之间的部位呈倾斜设置,所述箍筋支条两端的卡钩间的高度差为两个外层箍筋的厚度。
如此设置,增加箍筋支条与边框间的关联,使得形成的边框整体性更强,提高整体的结构强度。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箍筋支条和外层箍筋采用直径相同的圆柱形钢筋制成。
如此设置,采用圆柱形钢筋强度较高,使得形成卡钩以及卡钩之间倾斜设置的弯曲便于实现。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卡钩的内圆弧与柱钢筋间间隙配合。
如此设置,配合较为紧密,使得箍筋支条和外层箍筋单独卡设在上面时不会发生下滑。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卡钩的折弯角度为180°。
如此设置,折弯角度较大,卡钩效果较佳,限位角度较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天和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天和建筑设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85136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固线夹及空调器
- 下一篇:建筑工地用临时电缆线安全挂线器